编者按 下面这篇文章是一位圈外人士的观点。了解他们的看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如何做好医学科普。
我认为让医生做科普是个误区。严格地讲,科学普及是属于信息传播学范畴。信息学属于社会科学的内容,而医学则属于自然科学。所以说科普包括医学的科学普及都应该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任务。医学科普需要专门的信息学方法和技术才能获得宣传防治疾病的最佳效果。
例如,中国85%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是由母婴传播导致的,而阻断母婴传播的方法既成熟,价格也很便宜。但由于推广不力,阻断措施未能充分使用,每年仍有许多新生儿成为新的携带者。通常的做法是在大街上发科普宣传单或由医生宣讲。但这个方法效果很差,因为阻断母婴传播的措施必须在怀孕前和孩子刚出生的几小时内实施,错过了这个时机就无效了。所以必须在孩子的母亲孕前和产前向其做相关的科普宣传。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信息时效性问题。
而在大街上进行科普宣传时遇到的女士不是已经生育了,就是一些连什么是生育都不知道的小女孩,这样的科普当然不会有多大效果。
选择哪种医疗技术做科普宣传,如何迅速准确找到该技术的适用对象,做科普时详细讲哪些内容,略讲哪些内容,从而避免产生垃圾信息等,都不仅仅是单纯了解医学知识就能完成的。现在的医生劳动时间大都已经超时,再给他们加大任务搞科普是不现实的。这个任务更应当由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社科人士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