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和美国就采用各种办法给平常的玛瑙“化妆”。玛瑙的染色是将色料浸入玛瑙内部的孔隙,使其具有美丽的色彩和纹带。玛瑙染色后在巴西叫作“umbu”。绿玛瑙、黑玛瑙、蓝玛瑙则多为染色而成。市面上出售的蓝色、紫色的玛瑙首饰不是本色,是经过加工后染上的,个别染色水平不高的用几年后会出现退色。
玛瑙的染色在国标中被称为优化方法。可直接称其名称在鉴定证书中不附说明。中国80年代初,把该染色技术作为“国家星火计划”引进到中国。玛瑙化学染色是一门古老的技术,相传称人们将玛瑙泡在蜂蜜中,取出后放在火上烤,进入玛瑙的蜂蜜烤成炭而使玛瑙变黑,但用这种方法染黑在透射光下看是褐色的,不太黑。
染色玛瑙首先要看颜色,染色的玛瑙颜色均匀色彩鲜艳,天然玛瑙的颜色往往发暗,因为大多数的玛瑙底色都是青灰色,所以里面的颜色大多也有青灰的底色。当然也有少数非常鲜艳的玛瑙天然颜色。这种情况也比较好辨别,因为天然的玛瑙颜色大多数都是由细小的颗粒组成尤其是红色更明显些。已红玛瑙为例,仔细观察玛瑙的有色区域会发现颜色是由一粒粒细小的红色颗粒组成,颗粒大的肉眼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不明显的用放大镜也能看到,而染色的看不到颗粒。
玛瑙被化学染色的实质不是玛瑙中的Sio2被染成各种颜色,而是让玛瑙中四通八达的孔道里充满各种颜色,我们的任务是怎么样使含化学试剂的溶液渗入到玛瑙的微细孔道中去,并且在孔道中进行化学反应,使反应结果或反应后经进一步处理能产生我们所希望的颜色,而且这些颜色要经得起日晒,雨淋,汗浸而不褪色,经过这样的化学染色以后,本来白色的玛瑙中所含Sio2矿物被四通八达的微细孔道中形成的颜色包围起来了,在宏观上己见不到sio2矿物的白色,而只能见到所染色的整体,这就是玛瑙被化学染色的实质。
玛瑙化学染色的原理是:将玛瑙浸泡在含有某种着色物质组分的化学试剂溶液中,使化学组分渗入到玛瑙的孔道中,然后再投入到某一种化学试剂中,产生某种化学反应,在孔道中沉淀出不溶于水的有色物质,或者加热玛瑙使孔道中的化学试剂分解,形成不溶于水的有色氧化物,从而使玛瑙颜色发生改变,获得漂亮的颜色。玛瑙化学染色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用可溶性的可着色金属盐溶液浸泡玛瑙,让试剂组分充分渗入到玛瑙的孔道中,然后热玛瑙,使孔道中的化学试剂分解成不溶于水的有色氧化物,例如:将重铬酸铵{(NH4)2Cr2O2}试剂溶解于水,把玛瑙浸泡其中,当重铬酸铵组分己经渗入到玛瑙内部的孔道之中后,取出玛瑙缓慢加热至300摄氏度,重铬酸铵分解成不溶于水的三氧化二铬而成绿色。
二是把玛瑙浸泡在一种化学试剂溶液中,待化学试剂组分渗入到玛瑙孔道中以后取出,放入另外一种化学试剂中浸泡,后一种化学试剂在渗入玛瑙孔道的过程中,与第一种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于水的有色沉淀,这种方法最好在以后的加工工序中表面涂蜡。封住玛瑙的孔道,例如:让玛瑙染成普鲁士兰色时,可以先将玛瑙浸泡在亚铁氰化钾溶液中浸泡,就可以得到漂亮的,难溶于水的普鲁士兰色玛瑙。
于只需一次化学试剂浸泡,然后进行加热分解化学试剂成不溶于水的有色氧化物的操作,我们称热处理工艺,方法是:取出己经浸泡好的玛瑙,用水冲洗表面,然后在105摄氏度下恒温烘烤24小时(去表面吸附水),最后把玛瑙埋在砂子中进行加热,由于玛瑙的传热性不好,如果加热太快,表面和内部的温差太大时,玛瑙会炸裂,所以,玛瑙进行热处理时要慢慢加热,同时埋在砂子中进行加热,可以使加热温度比较均匀。
其升温速率每小时升10度为好,达到选择的最高温度后,为了使分解反应彻底,也要保持一定时间,一般恒温2小时以上,与升温时一样,在降温时也要慢慢降,降温速率以每小时10度为好,到达80度后可以断电,但必须放在烘箱中自然降至室温再取出,切忌在高温时把门炉门打开,以免玛瑙炸裂。
首先说说染色玛瑙 对环境的危害。大家知道国内的玛瑙主产地阜新吧,那里加工玛瑙的历史很悠久,我去过的有些地方由于常年加工染色玛瑙大量的倾倒化学试剂已经造成了地下水严重污染,老百姓只能喝纯净水。可以肯定的说,因为采用剧毒燃料对玛瑙进行染色,有毒制剂肯定有残留,所以佩戴染色玛瑙对身体无益。
玛瑙颜色比较复杂,大致分泡染色药,冲洗中和后再泡定色药,最后高温显色,这些过程中玛瑙会接触很多化学物质,再加上其本身含有的很多制色成分,最后在高温过程中都会有显色现象,所以玛瑙染一种颜色经常会出现多种颜色。另外玛瑙密度不一致,密度高的部分进色少,高温后形成了各种图案以及花纹。这些异样的染色玛瑙深受玛瑙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商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往往不说是染色的,说是纯天然玛瑙,这些才是现在最容易迷惑人的的染色玛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