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父母认为,婴幼儿早期攀、爬、坐、退等各种“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肯定跟他们长大后的各方面能力有关。婴幼儿时期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就一定聪明。

美国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近年完成的对一群儿童不同时期智商和情商指标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早期表现与他们长大后各方面的能力,如分析能力、推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微乎其微。

毫无疑问,现在的婴幼儿每天接受的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感官刺激比以前多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父母还不约而同地认为,婴幼儿得到的外部刺激应该是越多越好。

实际效果与他们想象的相反。现在绝大多数婴幼儿每天接受的外部刺激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在很多家庭中,小宝贝每天接受的感官刺激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他们的生理极限,结果反而使小宝贝正常的智力发育受到了抑制。

有些年轻的爸爸妈妈每次遇到孩子的苦恼而惊慌失措,孩子哭的时候妈妈离开会导致孩子情绪失衡?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是情绪失衡者。

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来看,孩子们 的偶尔哭闹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宣泄和调节行为,年轻的爸爸妈妈大可不必每次都为孩子的哭闹而惊慌失措,更不要因为孩子在无理哭闹时自己断然离开而于心不忍或 内疚万分。

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总是很快对小宝贝的各种大惊小怪举止和哭叫行为作出反应,另一些爸爸妈妈则完全相反,他们认为过快、过早地回应孩子的各种要求会导致对孩子的放纵,从而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

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跟踪调查的结果表明,那些儿提时代曾经受到殷勤对待和回应的孩子并没有变坏,相反,他们长大后变得更富有独立意识,更善 于与人相处和宽待他人;而那些日常要求经常受到父母怠慢甚至被置之不理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变得古板、暴躁和内向,特别是在自我心理解剖方面,他们常常表现 出犹豫和不安。

很多人认为,如同动物界的母子相亲关系一样,婴儿一出生,就应该马上与父母建立起 一种亲密关系。

其实不然,任何过分急切或突发式的爱抚行为都可能给婴儿带来惊吓和不安。实践证明,循序渐进建立起来的亲密的父子和母子感情最有利于促进孩 子的健康成长。

如果孩子有特殊才能,一定会在小时侯表现出来?美国加尼福利亚匹特兹大学的罗伯特。阿尔伯特,在过去几十年间曾对各种超能儿童的有关情 况进行过研究。

结果表明,许多天生就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并没有什么特殊表现,直到后来青年时期或壮年时期的某种偶然机会(如在学校的实验室 或文艺会演的舞台上),他们的异常天赋才得以淋漓尽致地自我展露出来或被某位“伯乐”发现。

独生子女不善于与人交往?实际上,独生子女的童年生活一般要比非独生子女的儿童生活更加温馨、顺利和充满自信,因而独生子女往往具有 更强烈的与周围小朋友交往和玩耍的意识,他们长大后,在工作、婚姻和家庭方面也往往更成功或更出色。

不过,在一定程度上,独生子女长大后确有对社会缺乏热 情的一面。

一些领养别人孩子的父母往往有以上担心,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美国著名的布朗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被人收养的孩子早年的不幸经历,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激发起他追求成功的愿望,成为其顽强意志力的源泉。

英国伦敦大学的精神病学家指出,即使是那些小时候生活在可怕环境中,没有得到及时解救、受过严重心灵伤害的孩子,到6、7岁的时候也能恢复正常的智力水平。环境的改变完全能促使孩子智力的实质性增长。

很多习惯于用惩罚或打骂方式来教育孩子遵守规矩的父母,仍然笃信他们“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惩罚只会强化孩子的愤怒意识和攻击性。

通常,肉体惩罚在最初对制止孩子的恶劣行为可能还有点效果,但时间一长,这种方法不但无效,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大多数爸爸妈妈都知道,夫妻当着学龄期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令孩子紧张的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认为,当着初生婴儿或尚不会说话的婴儿争吵,也会影响到婴幼儿的思想或情绪。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家庭中父母冲突升级时,8个月至2岁间的孩子都会变得非常着急,并懂得要努力去阻止父母间的冲突。2岁以上的孩子,在目睹父母之间或陌生人之间的吵架场面后,会很快地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模仿大人气势汹汹地说话和争斗,行为举止变得非常粗野。由此可见,父母应尽量避免在任何年龄的孩子面前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