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一名小学生检验出北京市场的蘑菇含有荧光增白剂的新闻,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人们不禁要问,荧光增白剂怎么跑到蘑菇中去了?荧光增白剂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请看专家解读——
白色的食品往往给消费者一种心理上的认可。特别是色泽光亮、白嫩的蘑菇,往往能让消费者产生新鲜、安全、洁净的心理感受;而如果蘑菇在贮藏、加工过程中产生了黑、褐、晦暗的色泽变化,则会令人不悦。对于食用菌类蘑菇中的不少种类而言,其色之白更为消费者所期许。俗话说的“一白遮十丑”甚是适用于我们眼中的大多数蘑菇。
荧光增白剂“美白” 属于违法
蘑菇是易腐鲜活食品,采后的鲜蘑菇在常温下会很快开伞、褐变、变味、品质劣变。0~4℃的冷链物流,以及气调贮运等最安全保鲜措施的成本,对于大多数商家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于是,为了迎合消费者希望蘑菇洁白的心理期待,在蘑菇采后加工时,采用护色剂、着色剂和漂白剂来提高蘑菇的外观魅力就成了“通行”做法。用食用添加剂且在规定剂量范围内,如柠檬酸护色、焦亚硫酸钠漂白、钛白粉着色是允许的,但用荧光增白剂来达到为蘑菇美白化妆的目的则是绝对不可以的。不仅如此,食品包装用纸都不得使用荧光增白剂。毋庸置疑,蘑菇这种食品本身倘若添加了荧光增白剂更是违法行为。
那么,荧光增白剂究竟是一种什么非法添加物呢?荧光增白剂就是一种光学增白剂,它的增白作用是利用了光学上的补色原理。当蘑菇上附着了荧光增白剂后,不仅能反射可见光,还能吸收可见光以外的紫外光,并将其转变为具有紫蓝色的可见光反射出来。这样做不仅提高了蘑菇反射率,这种蓝色光还和采后贮运过程中褐变蘑菇的黄褐色互为补色,抵消了褐变蘑菇的晦暗黄色,使其变得洁白悦目。
经过荧光增白剂处理后的蘑菇,在正常光照下人眼的感觉是蘑菇的白度和鲜艳度增加了,在254nm和365nm的紫外光下,则可见紫色或蓝紫色荧光,这就可以定性判定蘑菇有荧光物质。当然极少数食用蘑菇本身也可以发出荧光,所以我们可以再用确定紫外线下无荧光反应纱布进行染色法,以确认蘑菇是否有荧光迁移性。
破损的菇面不褐变 不能购买
对于商家而言,纵使没有蓄意为美白保鲜蘑菇而添加荧光增白剂,使用不合格的蘑菇包装材料也同样是违规行为。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商家的血管里还没有整齐划一“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之前,擦亮眼睛是自我保护之必须。
想吃到没有“美容”过的原生态蘑菇,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家都不要购买有水洗痕迹的蘑菇。因为荧光增白剂是通过兑水浸泡添加到蘑菇上的,其他的护色漂白方式也多需要水浸泡。另外,倘若菇面破损的地方不褐变,依旧很白净,那么肯定是经过美白处理的了。
荧光增白剂附着力很强,不要指望用水洗掉蘑菇上的增白剂。因此,要想去掉蘑菇上的增白剂,只能把蘑菇剥一层皮。
一贯追求蘑菇白净的消费者可能会很担心,自己稀里糊涂吃下了荧光增白剂,这非法违禁添加剂对身体的毒害有多大呢?目前关于荧光增白剂毒性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表明,毒性尚存争议,包括对黏膜的刺激、延迟伤口愈合、致癌、致畸等都还需要更深入的实验研究和更广泛的流行病学观察。
但是,如果使用了杂环类的荧光增白剂,在其生产工艺流程中会产生二恶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等毒性明确的物质,当然也可以伴随在最终产品蘑菇中。仅此一点,荧光增白剂这种工业感官“化妆品”对人类的潜在健康危害就可见一斑。
其实,荧光增白剂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像印刷品、纺织品、洗涤用品中都有它的身影,而且还是合法身影。由此可见,要想远离荧光增白剂的潜在危害,会辨认荧光美白蘑菇、不吃“化妆蘑菇”只是一个开始。
编 后
戒“崇白”心理
色、香、味者,色占其先。由于让食品颜色赏心悦目的工艺不断推陈出新,不知有多少食物穿上了它们本不该穿的“彩色衣衫”,其中人们的重“色”心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蘑菇美白,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面粉增白和由其所做馒头的美白。回顾我们曾经走过的艰难岁月,面粉曾经以白为贵,大概这就是人们对食品“追白”的开始。历史在前进,“以白为贵”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顺理成章,现在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有一个科学、理性的消费取向了:养眼固然重要,健康更是根本。如果消费者没有盲目“追白”的偏好,那么荧光增白剂等“食品化妆品”也就少了市场。在这个层面上说,坐等监察部门的重拳出击,不如从我们自己做起:白色,我所欲也;安全,亦我所欲也。二者择一,自是安全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