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妈妈子宫里“闭关”近10个月的宝宝,出生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吃好、睡好。母乳喂养自然是婴幼儿出生头3个月的不二之选。但3个月之后怎样添加辅食呢?对此,不少新妈妈并不太清楚。
一般来说,婴儿从4个月开始逐步添加辅食。辅食的添加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粗到细、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
由少到多,就是开始增加一种辅食时量要少些,经过几天适应后,再慢慢增加。例如王女士这种因担心上班后不能及时哺乳而选择配方奶粉作为母乳喂养补充的情况,就应从上班前1个月开始逐渐混合喂养。因为宝宝的味觉、嗅觉、触觉等都在发育,要适应新的情况(对配方奶粉的味道、对奶嘴的感觉等),需要一定的时间调节。王女士才给宝宝两天的“尝鲜期”,实在太短暂了。
国外有数据显示,每添加一样新食物需尝试10次以上,甚至20次以上才成功。因此,家长缺乏耐性、操之过急是辅食添加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门诊中还碰到一些家长,听到宝宝可以添加辅食,就一下子加很多。例如一开始就添整个蛋黄,但宝宝的胃肠道适应不了,容易发生腹泻、呕吐等情况。而且宝宝的胃容量是有限的,辅食添多了,主食就吃不了。
4个月起正确添加辅食,应该一开始添加米糊,一周后添加鸡蛋黄,从1/4个蛋黄开始,碾碎后放在米糊里喂婴儿,几天后可增加至半个,再逐步增加到一个。
辅食添加还有阶段性特点,4~6个月应添加含铁,含维生素A、D、C等的食物,如蛋黄、新鲜果汁、绿色菜泥;7~9个月可加糊粥、糊面、碎菜、鸡蛋、肝类、肉末、豆腐以及部分饼干、面包片等;10~12个月可逐渐停喂母乳,添加乳和乳制品、谷类食物、鱼肉禽蛋及其替代品,蔬菜和水果等。
辅食添加小贴士
品种多样化 添加辅食时一定要使婴儿逐步适应各种食物,不要从小造成偏食、挑食及吃零食的坏习惯。品种多样化,但还要谨记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
选择时机 婴儿在饥饿时容易接受新食品;天气炎热或刚转换环境或婴儿在患病时,不要添加新食品,以免出现胃肠不适,造成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