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国湘黔一带出现了大面积的冻雨,江南地区还出现大范围降雪,这给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影响。而在北方地区,降水偏少,空气寒冷干燥。据中央气象台预测,1月下旬,南方地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仍较多,但25日之前相对较弱,主要出现在贵州、湖南西部等地。26~29日,南方地区还将出现一次较明显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北方地区降水仍偏少,可能有一次较弱的降雪过程。这样的气候会给人的健康带来哪些影响?
南方冻雨 出门戴护膝厚手套
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冻雨。冻雨是一种从天空降落的低于0℃而未冻结的过冷却雨滴,当它一接触到表面温度低于0℃的树枝、电缆、屋脊等物体时,便在其上迅速冻结成晶莹的冰层。它的气象学名叫雨凇。进入2011年,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贵州、湖南等地的气温常常低于0℃,一旦有过冷雨滴降落,便会形成冻雨。
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且比较强烈,而暖湿气流就相对较弱,不容易侵入到北方地区,这样在江南地区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就形成了降水(降雪、降雨)。
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不仅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影响,也给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危害。据统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导致的摔伤、骨折病人最近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多为老年患者,其中又以中老年女性居多。原因主要是强降温导致老年人穿着笨重,行动不很灵活,加之骨质疏松易摔倒,就可能导致骨折。因此,在这样的天气外出,最要注意的是防摔跤,要特别保护好手腕、股骨颈和其他一些突出的关节部位。戴厚手套、护膝等可起到一些缓冲作用。此方法还可有效保暖,一举两得。
北方无雪 一次别喝大量的水
由于没有暖湿空气的配合,北方地区降水很少,空气寒冷干燥。从中医角度来说,干寒会伤肾。通常人们认为,只要天气干燥就容易上火,通过多补充水分就能消除人体的燥火。但如果在冬季干燥寒冷的情况下大量饮水,肾就得加大工作强度,不停地工作,这会给肾脏增加额外的负担。通过利弊关系比较,在败火与保肾两者之间,保肾才是关键。因此,在干旱寒冷地区的人们要调整一下饮水习惯,不要一次大量喝水,而应多次少喝为宜。
冬季本来就是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由于天气干燥寒冷,这些疾病更会频发。主要原因是干冷空气易导致鼻腔干燥,一旦有病毒或细菌侵入,便会引起炎症。另外,北方冬季易出现大风,大风卷起地面灰尘,慢支患者吸入很容易导致呼吸道出现状况,尤其是一些哮喘患者,非常容易发病。面对干冷的天气,慢性病患者要尽量减少外出,出门应常备口罩,注意颈部保暖。每天都应开窗通风,最好一天两次,每次20分钟左右。天气干燥,室内应适当增加湿度。若用空调取暖,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易导致咽喉干燥、头痛、免疫功能下降。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老年朋友,晨练最好在早10时到下午3时阳光充足、气温较高的时候进行。老慢支患者日常生活中发生任何不适症状,都应及早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