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医生失去权威是一场灾难

2018-12-06 17:42:04浏览:31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有一篇文章,说是作者在德国因发烧到医院看病,结果德国医生给出的诊疗方案是:“回去多喝水、多休息,躺在床上用被子捂捂,

  有一篇文章,说是作者在德国因发烧到医院看病,结果德国医生给出的诊疗方案是:“回去多喝水、多休息,躺在床上用被子捂捂,出点汗就好了。”听到要不要打点滴和吃药的质询后,这名德国医生大吃一惊,说:“这种小问题不需要吃药,只要多喝点水就行了。以后这种小病就不要上医院来看了。”德国医生“不开药、只喝水”,招来了作者的抗议,最后经医生一番解释才释然。看完这篇文章,我在想:如果患者是德国人,会对医生的诊疗方案提出抗议吗?如果是在传统的中国,医生的诊疗方案会遭到抗议吗?

  作者介绍的治病过程,在我的童年就常体验到。儿时发烧、喝水、捂上大被子治病的情景可谓历历在目。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背景,就是我父母对医生权威的绝对服从,对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不会说三道四。尊重权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但如今的中国医生已经不再有权威性,不再愿意拥有权威性,不再愿意行使权威性了。他们一切唯病人的马首是瞻,病人就是上帝。病人不高兴,问题就很严重。这几乎已经成为眼下中国医生的基本文化心态。

  医生权威失落的典型例子就是,2007年北京朝阳医院将重病孕妇李丽云的剖宫产手术决定权,通过制度规定转移给她的事实丈夫肖志军,结果是肖志军因恐惧而坚定地拒绝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现在,病人似乎懂的越来越多,病人的权力要求也越来越多,以至于没有哪个中国医生还敢拒绝病人,敢说“以后这种小病就不要上医院来看了”。常常见诸报端的是,就医过程中稍不如意,或出现医疗意外,病人就敢恣意打医生、砸医院,且这类案件常常会因为事虽不可恕但情有可原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氛围下,病人的“胃口”越来越大,尊重医生权威已经成为“奢侈品”而被边缘化。

  医生没有权威、医疗没有秩序,对医疗的所有参与者而言都是灾难,对病人如此,对医生亦如此。

  (作者单位: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国药局认定17家化妆品检验机构

上一篇:

海水核污染将危及食物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