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主任 苏 旭
日本日前正式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严重程度评价提高到最高级别7级。专家表示,我国近海并未被核污染事件所波及。检测出含放射性物质的蔬菜只是表面受到沾染,并非经过根茎吸收进入植物内部而发生了生态转移。
我国近海海水未受污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海洋的污染是比较严重的,但对我国近海还没有太大影响。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随着风的环流扩散比较快。因为海水的介质比较致密,与空气相比,海洋里的放射性物质扩散比较缓慢。不过由于海水水量巨大,在扩散过程中放射性物质会随海水上下涌动,并不断沉降,在事故发生地一定距离之外就检测不出来了。
放射性物质未经根茎吸收进入蔬菜
通过抽样检测,目前我国12个省(区、市)先后从菠菜、莴笋叶、油麦菜、小白菜、白菜等不同蔬菜中发现了极微量的放射性碘-131,而且检测到碘-131的蔬菜样品都是露天种植的。由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到达我国境内时,其辐射量已极其微小,因此要经伽马谱测量很长时间,才能在蔬菜中发现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实验证实,这种沾染水平的蔬菜经浸泡并进行仔细清洗后,就检测不到放射性碘-131了。这表明蔬菜只是受到表面沾染,并非经过根茎吸收进入植物内部而发生了生态转移。
目前进行抽检的蔬菜主要是大叶的、表面绒毛的蔬菜。北京地区主要检测菠菜、荠菜、莴苣叶。中国疾控中心共有三台机器可检测放射性物质,蔬菜、饮用水和牛奶各检测一种。因为含量低,检测一个样本要20多个小时;如果含量高,几个小时就可检测出来。
从目前的检测结果来看,每公斤蔬菜所含放射性碘-131最高也不超过3贝克勒尔。按平均2贝克勒尔算,每人每天食用1公斤这样的蔬菜,所增加的剂量仅相当于天然本底辐射一天剂量的千分之五,不会影响健康。
检测菠菜可及时预警
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沉降可污染地面和露天生长的蔬菜。菠菜在露天生长,表面有微小绒毛,容易附着空气中沉降的放射性物质。选择此类蔬菜监测是为了及早发现问题和及时预警。除了菠菜外,露天生长的其他蔬菜都可能受到污染,但一般都比菠菜的污染程度轻,大棚蔬菜则不会受到沉降物质的影响。而且,目前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极其微小,沉降到地面和露天生长的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质有限,公众无需担心。即使雨雪天气加速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沉降,蔬菜表面的放射性污染也是有限的,不会危害公众身体健康。(刘 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