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江苏省丹阳市瓜农刘明锁今年种了47亩西瓜。自月初开始,老刘的40多亩地西瓜就像地雷一样,还没有成熟就一个个炸裂开来。这炸开的瓜大的有七八斤重,小的也就一两斤,瓜瓤还是白色的,瓜蒂还结在藤上。过熟的西瓜,个别的也会裂,但结在藤上的生瓜炸开了,实属少见。
大面积的西瓜开裂与膨大剂有关。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文通用名为氯吡苯脲,属苯脲类物质。在实际应用中,把氯吡苯脲原药制成0.1%或0.5%的乳油,浸蘸、涂抹或叶面喷湿可以使果实迅速膨大。
膨大剂能促细胞分裂
果实由小变大是由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植物本身能分泌一种内源激素——细胞分裂素,促使植物细胞不断分裂。为了使果实变得更大,人们根据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人工合成了外源激素——细胞膨大剂。膨大剂的主要作用就是使果实的细胞分裂加快,改变植物的正常生长规律。它能使果实迅速长大,并超过一般果实的大小。使用膨大剂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更高的产量,最后达到增产、增收。但使用了膨大剂的果实往往口感不好,风味不佳。
膨大剂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开发,90年代之后引入中国,到本世纪初,使用量和使用范围逐渐加大。市场上以果旺、保花膨大上色精、果实氨基酸、大果灵等商品名称出售的药剂,均是属于膨大剂一类的化学物质。由于使用后一些果实出现畸形,而且很不耐贮藏,易腐烂,目前膨大剂在日本已停止使用。
膨大剂是否有害无定论
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氯吡苯脲类膨大剂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膨大剂对人的健康到底有没有损害,现在没有定论。
有些学者认为,化学合成的植物激素和人体的激素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目前临床上还没有遇到因为膨大剂引起的病症,因此不太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还有些学者认为,膨大剂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植物调节剂,不是我们的食品中原有的成分。膨大剂使用不当的话,在果实中会产生残留,对人体会有潜在的影响。实践证明,很多化学制剂在严重超标的情况下,会影响肝脏代谢。因为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一些毒性物质过量会对肝脏代谢产生影响, 造成肝功能损害。低剂量膨大剂对肝、肾功能的长期影响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从食品安全角度看,当一种合成的化学物质不能完全确定其安全性时,还是慎用为好。
被“膨大”的不只是西瓜
西瓜使用膨大剂出了问题,引起社会高度的重视。其实,有多种果实在使用膨大剂。
新疆无核白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公元三世纪南疆和田一带就广泛种植,是著名的葡萄品种。其果实翠绿晶莹,甜而不腻,色、形、味俱佳。传统的无核白葡萄果粒较小,平均粒重约1克,成熟时间在10月左右。近年由于育种工作取得的成绩,培育出了大无核白葡萄,并提早了成熟时间。但超大、超早成熟的无核白葡萄,无疑是使用了膨大剂。使用了膨大剂的无核白葡萄,也没有了以往的甘美、香甜。
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有最优良的猕猴桃品种。但有时在市场上买到的猕猴桃尽管果型大,却又硬又酸,不好吃。猕猴桃对膨大剂的作用非常敏感,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猕猴桃一般只能长到100克,而用了一定量的膨大剂后,能长到120克。如果继续增加膨大剂的使用量,猕猴桃可能会增长到150克以上。这样使用膨大剂生产出的猕猴桃,增加最多的是水分,而失去了酸甜的口感。
如何识别膨大剂瓜果
任何一种果品,个体大小都会有所差异,但相差不会太悬殊。熟悉所购买果品的品种正常大小,对识别果品是否使用了膨大剂很重要。如市场上出售的 “甜查理”草莓,是从欧洲引进的品种,含糖量高,平均单果重17克,很受消费者欢迎。该品种草莓如果变得过大,则有使用膨大剂的嫌疑。
在葡萄果品中,正常的葡萄果穗果粒紧实度适中,果梗柔韧。而使用了膨大剂的葡萄,除果粒超大外,其果穗果粒异常紧实,果梗又粗又硬。有经验的消费者,只要看看果梗便知道是否使用了激素。
品尝也是判别果品是否使用了膨大剂的一种好方法。正常成熟的果品,具有该果品特有的风味口感,软硬适度、酸甜可口。使用了膨大剂的果品一般生硬,缺少果品应有的品质,口感差。
延伸阅读
“神奇”的细胞分裂素
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 郝凤桐
1948年,美国人Folke发现了细胞分裂素。1955 年Miller 等人发现了促进植物幼胚发育的活性物质6- 糠基嘌呤,人们开始认识到细胞分裂素是一类很重要的植物激素。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分离或合成了许多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细胞分裂素,主要包括嘌呤类和取代脲类。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人们在氯吡苯脲的生产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人们观察到,氯吡苯脲诱导细胞分裂和促进器官发生的活性远远高于一般嘌呤类细胞分裂素。氯吡苯脲可以促进细胞分裂,玫瑰嫁接前在200mmol/L的氯吡苯脲中浸泡,可以提高嫁接芽的繁殖率;15mg/L的氯吡苯脲可以使猕猴桃果实细胞数目明显增加;氯吡苯脲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及组织分化。
目前,关于氯吡苯脲对植物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对人体长期影响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有限的动物实验表明,用放射性标记的氯吡苯脲饲养老鼠,吸收率达100%,65%~85%存在于尿、体内组织和呼气中,20%由胆汁分泌;氯吡苯脲被老鼠吸收后会很快从体内排出,不存在蓄积性。
口服氯吡苯脲的急性毒性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动物,其急性毒性属于低毒或微毒。或许是由于氯吡苯脲急性毒性低微,相关学者认为没有必要对其进行急性毒性研究,但要对其长期摄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澳大利亚化学安全局规定,氯吡苯脲ADI(人每天允许摄入量)为0.077 毫克/公斤/每人/每天。问题在于氯吡苯脲应用广、来源广,计算人的每天摄入量并非易事。
我国学者等对西瓜的代谢动态研究表明,氯吡苯脲在西瓜中代谢较快,半衰期为1.2~1.67 天。使用规定剂量的氯吡苯脲水溶液于雌花开放当天或前后1天内均匀喷洒瓜胎1次,施药后40天西瓜收获时,样品中未检出氯吡苯脲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