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医院动态】“湘雅珍贵宝宝大手拉小手”大型公益活动启动

2018-12-06 19:27:41浏览:83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健康报网讯(伍西明武海亮)5月29日,由湘雅医院举办的“湘雅珍贵宝宝,大手拉小手”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在该院国际报告厅正式启动
    健康报网讯(伍西明 武海亮)5月29日,由湘雅医院举办的“湘雅珍贵宝宝,大手拉小手”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在该院国际报告厅正式启动。经过湘雅医院成功救治的100名极低出生体重儿重聚湘雅,接受该院新生儿科专家教授的健康检查,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六一”节。
    据湘雅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岳少杰教授介绍,该院2005年以来救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300例,最小胎龄为24周,最小体重600 g,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小于1500g)的救治成功率从2006年的86%逐渐达到2010年的98%,标志着该院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治疗能力已达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关注】全球每年新增2200万“袖珍婴儿”
    正常新生儿出生时胎龄大于37周、平均体重3000g。世界卫生组织将胎龄37周前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儿宝宝,定义为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而体重小于1000g者称超低出生体重儿。每年,全球有近2200万婴儿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而这些婴儿中近三分之二属于早产。
岳少杰告诉记者,受人口增长、女性育龄推迟、辅助生育技术的滥用、压力环境、孕期并发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二十年来早产儿发病率持续攀升,早产儿不仅增加了家庭的负担,还带来了一连串的社会问题。
    【探索】医学发展提升“袖珍婴儿”存活率
    “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的宝宝,由于在母体呆的时间不够,无法从孕期的最后三个月中充分吸收养分,而这三个月却正是胎儿急速生长的时期。”岳少杰表示,由于吸吮吞咽机制没有充分发育,且胃肠道和其他器官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等,这些“珍贵宝宝”出生后即需提供一个类似妈妈的宫内环境和特殊的生命支持系统才能存活。
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建立,新生儿医学的不断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美国一份统计资料表明,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达98%以上,成功救治最低出生体重是243.8g;在台湾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存活率是98%,低于1000g者存活率是75%;在香港出生体重低于1 000g者存活率可达85%,成功救治的最低出生体重是432g。而国内目前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平均为80—91.2%,出生体重低于1000g 者存活率平均在70%左右。
    【聚焦】湘雅医院创新做法成效显著
    1996年,湘雅医院在省内综合性医院中率先成立了具有国际标准的10万级层流新生儿专科病房。在十余年的探索发展中,该院新生儿科形成了一整套针对危重新生儿治疗的有效机制。实施分娩“监产”机制,将医生常规分娩现场监产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早产儿在出生后的第一时间即能得到最佳处理,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提高了窒息复苏的成功率;畅通“绿色通道”, 确保高危新生儿生后直接从产房或手术室安全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及时得到进一步的有效处理;强化“鸟巢”式护理,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实施模拟宫内环境,减少光源、声源对的高危新生儿影响,为其提供温暖、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推进“生命岛”建设,医院投巨资用于层流新生儿专科病房和层流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建设及购置救治设备和仪器,添置了世界最先进的床单位基础配备(100万元/单张床位配置),能满足各种危重新生儿全方位治疗;有效结合中央监控——生命体征、血气监测——血气分析、床旁B 超——颅内监测的实时调整模式和脐A—腹主A—血压监测、脐V—下腔V—静脉通路的动态监控体系,为高危新生儿提供最佳个性化的局部环境温度以维持体温的稳定。
    2010年,湘雅医院新医疗大楼全面启用,新生儿科以此为契机,又开展多项医疗新技术,其中通过脐动插管至腹主动脉和脐静脉插管至下腔静脉,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有创血压(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为临床救治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减少了病人的痛苦。
    湘雅医院新生儿科一系列创新做法成效显著。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该科救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300例,最小胎龄为24周(平均胎龄为30.6±2.7周),最小体重600 g(平均体重为1254±219g)。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小于1500g)的救治成功率从2006年的86%逐渐达到2010年的98%,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小于1000g)救治成功率达80%,标志着该院在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综合治疗能力已达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蓝图】建立健全持续有效的救助系统
    2007年,市民周女士在孕期26周时出现子宫口开全,经湘雅医院新生儿科医生和产科医生讨论决定继续保胎治疗,在保胎治疗至孕28周时果断进行终止了妊娠,安全产下双胞胎女儿晓雯和晓佳。29日上午,已经四岁的双胞胎姐妹也来到了现场,非常健康、可爱、活泼。
    “这对双胞胎是幸运儿。”岳少杰表示,基于胎龄、出生时体重、医疗状况等各种因素,不同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到出院的各个阶段中的营养需求各异,很多早产儿即使在医院得到良好的照顾,但在出院时仍然可能会面临众多营养不良状况,如生长状况劣于同胎龄足月儿,骨矿化不充分,能量及蛋白质缺乏等,“因此建立健全持续有效的救助系统至关重要。”
    岳少杰告诉记者,湘雅医院新生儿科对每一位得到成功救治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都做了档案保存,并通过电话约谈、电子邮件等不同方式进行定期访谈、监测其智力、体格发育等状况,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治疗,切实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医院动态】湘雅医院组织控烟专家团为烟民服务

上一篇:

眼病 与生活细节有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