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精神病人不是“疯子”

2018-12-06 19:29:37浏览:10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生活中,一些人时常把精神病人称为“疯子”,并把有冲动、伤人、毁物和到处乱跑等行为的精神病人称为“武疯子”,把没有冲动

  生活中,一些人时常把精神病人称为“疯子”,并把有冲动、伤人、毁物和到处乱跑等行为的精神病人称为“武疯子”,把没有冲动行为而以少动、话少、自语自笑、行为离奇或不与人交往等表现为主的精神病人叫做“文疯子”。

  在大多数国家中,多数人由于不了解或缺乏精神疾病知识,对精神病人都有恐惧、担心、害怕和拒绝与其交往等心理和行为。比如有些人在吓唬淘气或犯错的小孩子时说,“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精神病院!”小孩常感到恐惧不安而变得听话且安静下来;有的人在吵架或语言攻击别人时说:“你有精神病呀?”而听到这样话语的人经常怒发冲冠,觉得是天大的侮辱。在一些人心中,“精神病”成了“恐怖”、“邪恶”或“不吉祥”的贬义词,“精神专科医院”被描绘成恐怖、光怪陆离或阴森的地方。对精神病人,人们常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甚至歧视、打骂或虐待精神病人,使他们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常人水平!

  而实际上,与感冒、肝炎、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是躯体不同器官受损的症状表现一样,精神疾病是脑病的症状表现。在中医学上,明代医学家王肯唐在其著作《论治准绳》中,把精神疾病分成了癫狂痫、烦躁和惊悸恐三大类。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对精神疾病病因和发病机理等的正确认识,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凝聚世界各国精神病学家的智慧,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中,把精神疾病分为10大类。结合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在2001年我国出版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上述标准对至今发现的每一种精神疾病都制定了科学的诊断标准。

  许多人都看过荣获多项奥斯卡大奖的美国影片《美丽心灵》。其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纳什在向学术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中,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等周围人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积极接受包括药物、心理和社会干预等于一体的康复治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终于战胜了精神分裂症,其《博弈论》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

  精神疾病并不可怕,精神病人并不是“疯子”,精神疾病不仅能够治愈,而且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为了消除偏见、关爱精神病人,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颁布和实施了《精神卫生法》,来保障精神障碍人士的合法权益,防止歧视精神障碍人士的违法行为,使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社会公平、合理与和谐的进一步实现。(海惠芝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无毒”大肠杆菌为何会“杀人”

上一篇:

成人长痘 给自己减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