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近日通报,美国部分鸡的肝脏内有砷残留,这是由一种名为洛克沙砷的禽类药物引起的。
洛克沙砷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洛克沙砷也称洛克沙生或洛克沙胂,早在1964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就允许洛克沙砷用于鸡的饲料,目前被美国、日本、中国和台湾地区及拉丁美洲等许多国家列为动物用药品,具有抗生素和促进生长的作用。洛克沙砷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一般为50mg/kg左右,使鸡增重7%~8%,产蛋率和成活率分别提高5%和3.5%以上。
洛克沙砷不仅仅用于鸡的饲养。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于1983年正式批准其用做猪和鸡的促生长剂。我国农业部1996年批准了洛克沙砷的应用,之后我国逐渐开始了批量生产,并广泛用于养鸡业和养猪业。添加后仔猪日增重提高10.18%~27.96%,生长猪日增重提高2.4%~15.39%。
大多数砷化合物对神经有损伤
毒理学试验证实,洛克沙砷是一种急性毒性很低的化合物,但是在鸡和猪的生长发育阶段摄入是否能产生砷的毒性作用,尤其是体内残留剂量的问题一直在研究中。国外学者进行了洛克沙砷的慢性毒性试验,在两年的时间内给予狗和大鼠口服50mg/kg饲料和100mg/kg饲料的洛克沙砷,未发现任何可检测到的毒性影响。相关的研究也没有发现洛克沙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但是,也有研究者以标准饲喂量(50mg/kg饲料)、150%标准剂量和200%标准剂量给肉鸡饲以洛克沙砷,每天断水4小时且使其处于热应激状态,观察到外周神经轻微损伤。甚至有研究人员认为,大多数砷化合物都有较大的毒性,洛克沙砷有导致家畜砷中毒,乃至死亡的可能。
大部分鸡饲料砷含量超标
批准洛克沙砷作为饲料添加用药物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其使用有严格的限制。除了限定饲料中砷含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对使用含有机砷饲料的动物规定了屠宰前必须有5天的休药期,动物产品肉、蛋和肝、肾脏中的砷允许残留限量分别为0.5和2毫克/公斤。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食品中砷含量应该小于0.1毫克/公斤。有学者认为,只要严格按规定添加量使用洛克沙砷,并遵守休药期,就不会发生畜禽中毒和肉品中砷残留超标。问题是饲料生产者和养殖者是否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我国研究人员曾经对鸡和猪的饲料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样品砷含量超标。当使用剂量过大时,休药后期砷不能全部排出,就会造成肉品中砷的残留。而且,如果屠宰畜禽前不遵守休药期的规定,可能使砷的残留情况更为严重。
食品与环境中的砷累积到一定程度,对人体的损害是确切的。能否开发出更加环保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替代品?这是个亟待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