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消基会公布的松饼、海蜇皮等25件样品的检查结果中,24件铝含量严重超过限量标准,有的甚至高达500ppm。这是继塑化剂事件后,台湾又一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由铝超标引发的问题再度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早在去年1月份,北京市工商局就发现个别市场销售的海蜇产品存在铝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限量的情况,因此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曾发布水发产品风险预警信息,提醒消费者谨慎食用海蜇等水发产品。
水发产品中的铝来自明矾
水发产品和面食食品中过量的铝主要来源于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明矾。明矾化学名为硫酸铝钾,含有铝离子,是一种传统的食品改良剂和膨松剂,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当使用,会导致水产品和面制食品中铝残留。如水产品海蜇是巨型食用水母,但新鲜海蜇有毒,且含水量达98%以上,一般需要用食盐、明矾经过两到三次加工、腌制,去毒、脱去水分后方可食用,但过量使用明矾会造成铝残留量过高。
为了使松饼类糕点具有膨松、柔软和酥脆的口感,商家在制作过程中会使用俗称发粉的膨松剂,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酸性盐类。而这类酸性盐类可能含有明矾,过量使用也会导致松饼铝超标。
儿童摄入铝过量可影响智力
铝不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过多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铝在毒理学上虽然属于低毒性金属元素,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但进入细胞的铝可与多种蛋白质、酶、三磷酸腺苷等人体重要物质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干扰细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谢,导致人体出现某些功能障碍。
铝之所以被称为神经毒剂,是因为长期大量摄入铝会损害人的脑细胞,干扰人的思维、意识与记忆功能,引起神经系统病变。具体症状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智力下降、视觉与运动协调失灵,严重者可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病,表现为健忘。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如果长期大剂量食用铝含量超标的食品,可对其智力发育产生严重影响。此外,长期大量摄入铝还会对心、肝、肾功能产生损害,造成免疫力下降,对疾病易感性增加。铝在肠道中还会与磷酸盐形成不溶性磷酸铝盐,阻碍人体对磷的吸收,使血液及其他组织内磷的总量减少,从而促使磷和钙从骨骼中释放出来,导致机体缺钙;同时还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的吸收,最终可导致骨软化症。
每周摄入铝别超过50毫克
由于铝对人体有损害作用,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并加以控制,2003年将明矾列为有害食品添加剂,2006年将铝的人体耐受量定为每周每公斤体重1毫克。据此推算,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每周铝摄入量不应超过50毫克。我国也对食品中的铝做了限量规定,应小于100mg/kg。但仍有不法商贩为节约成本而简化工艺,造成食品中铝含量严重超标。
小贴士
防止过量铝吸收,应注意以下4点:
1.避免使用铝制炊具及餐具。
2.少吃炸薯片、虾条、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粉条、粉丝、粉皮、凉粉、凉皮等淀粉类制品,蛋糕、威化饼干等面制食品。
3.少吃由铝包装的糖果等食品,少喝易拉罐装的软饮料。
4.部分药品由铝制成,服用时需要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