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一箱矿泉水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看起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近期车载矿泉水瓶致癌的说法被炒得沸沸扬扬,这让不少人惶恐不已。矿泉水瓶能否致癌呢?车里的瓶装矿泉水温度会长时间超过70℃吗?车友会往空矿泉水瓶里灌开水喝吗?各类“致癌说”泛滥成灾,今天这个不能吃,明天那个不能碰,好像每天都会受到癌症的威胁。事实上,这些“致癌说”大多存在争议,往往没有明确的科学报道或实验研究定量的分析来证实具体多少含量、多长时间足以致癌,所以大家不必多虑。
塑料瓶材料会对人体有害,主要是因为材料制作过程有小分子助剂,比如抗氧化剂、增塑剂等。这些小分子受热时间长了,就会慢慢从高分子材料,如矿泉水瓶中释放出来。网上疯传的矿泉水瓶经过阳光曝晒,温度达70℃以上时易变形,可能会释放出致癌物,对身体产生健康隐患。但是,目前还没有准确定量的致癌分析结论,因此,人们在掌握其材料性能的情况下,谨慎、合理使用是安全的。不能简单给矿泉水瓶贴上致癌物的标签,应该说只有不科学使用,才会有致癌风险。
目前,《塑料制品的标识》规定了各种塑料材料的代号和缩略语,但这些只是推荐性的,而非强制使用。矿泉水瓶底部有PET的标示,指其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遇到油酯类或酒精类产品,容易产生致癌物质邻苯二甲酸。也就是说不宜拿塑料瓶盛油、辣椒粉、酱油、白酒等。这类矿泉水瓶都是一次性的,国家规定企业不能回收,本来就不能重复使用。
车内最好别放太多矿泉水,尽量在短期内喝完,更不要直接把开水倒进矿泉水瓶里饮用。如果矿泉水瓶经过曝晒或存放在闷热的环境中时间过长,且闻到瓶中有异味,最好不要再饮用瓶中的水。
(吴 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