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经济资产有多少,相信大多数人都能一口报出个概数。如果问“你的健康资产有多少?”估计能回答的人就寥寥无几了。
在经济活动中“透支”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投资不慎、疏于管理会让你的经济资产贬值。健康其实也是一种资产,它包括一个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状态,若不及时管理,不但会贬值,还会威胁到生命。今年,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披露的《中国金融人士健康状况大调查》证实,银行、证券、保险等从业人员普遍慢性病发病率高,健康状况不佳。是什么让曾经光鲜亮丽的人群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身心压力而成为“高危一族”呢?一个人昨天还好好的,今天怎么就……英年早逝接二连三地发生,大多都是因为预支了健康。身体是存折,不能光支不存,不仅要节约使用,合理利用,更需要积累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心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及时盘点自己的“健康资产”,学会“健康管理”,是一项伴随每个人终身的长期工程。“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未来30年将是中国慢性病井喷的年代。”卫生部部长陈竺用“井喷”二字敲响了我国慢性病防治的警钟。当今,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汽车一天开不了几小时,每年都要送去年检,而你的肝脏、心脏、肾脏等24小时替你服务,有什么理由忽略它们呢。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早有明确的说法:健康与长寿15%与遗传有关,10%与社会条件有关,8%与医疗条件有关,7%与环境因素有关,而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行为。人的身体就像弹簧,当拉力超出了弹性限度,就很难恢复原状。
在盘点一年来疲于奔命、忙碌得来的收获时,别忘了盘点一下自己的健康,看看有没有哪个“零件”运转不正常,及时进行“修理”,检查一下自己的身心,让它宁静,让它安详。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悔悟。只有健康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拥有未来,才有能力为所爱之人带来幸福。
(安徽 董少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