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各类防辐射服大量涌入市场,防辐射服几乎成了每个准妈妈的标准配备。但据调查防辐射服并没有吹得那么玄虚,那么——
迄今为止,有关视屏终端(电脑电视或手机屏幕,简称VDT)和孕妇的最为大规模的研究发表于1991年3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以特蕾莎施奈尔Teresa Schnorr为首的科学家对2430名女接线员进行了四年的跟踪,发现与不工作在显示器前的女性相比,与显示器打交道的女性接收到了较多的频率为15KHz的甚低频辐射,而接受其他辐射的情况则没有区别。最终的结果是在显示器前工作和不在显示器前工作的两组妇女在流产率上没有明显的不同,不管妇女每周在显示器前工作多少小时,甚至整个孕期都这样工作,调查研究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科学家的关注并没有到此结束。由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上世纪的人们相比,当今人们接触人工电磁辐射的机会大了很多,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然而截至目前,对包括电脑和手机在内的研究都没能给出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辐射伤害健康的可靠证据。
与美国的情况相比,我国女性生活中充满各种VDT还要晚十多年。然而与他们相比,我们的辐射恐惧症有过之而无不及。众多防辐射食谱不提,各种防辐射的秘籍更是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著名的“仙人球吸收辐射说”就让这种植物成了办公室里最常见的盆栽。至于市售防辐射服,由于电磁波完全可以从没有包裹住的部位长驱直入,所谓的防辐射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说到底,这些热卖的“防辐射系列”,不过是恐惧驱使下的一场成功的商业推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