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感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有哪些临床表现及诊断?

2019-01-08 15:46:21浏览:390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感冒的定义: 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Cold和流行感冒Influenza,Epidemic influenza,Grippe。普通感冒,中医

感冒的定义:

感冒,是一种自愈性疾病,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Cold和流行感冒Influenza,Epidemic influenza,Grippe。普通感冒,中医称"伤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是由某种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

感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主要有如下两种原因引起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一般在冬春季流行的机会较多,每次可能有 20~40%的人会传染上流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腺炎。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病。鼻腔及咽粘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性及粘液性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后,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大量脓性分泌物。

感冒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一,普通感冒(common cold)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数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d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有咽下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体检咽部明显充血和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合膜炎。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炎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咳嗽,无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发热和乏力,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X线胸片显示血管阴影增多,增强,但无肺浸润阴影,流感病毒或冠状病毒急性支气管炎常发生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三,疱疹性咽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

四,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d,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

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頜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诊断: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高血压吃的一定要清淡

上一篇:

高血压发病初期症状表现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