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1 江河污染
专家发言:江河湖海的污染使人们在享受水产品美味的同时也摄入了有毒物质。尽管毒素水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尚没有确切定论,但如果长期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将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详见8月19日《知识与健康》)
小编酷评:今年以来,荼毒环境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污染海洋,渤海油田溢油破坏海洋生态,哈尔滨药厂排污使河水变绿……总之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地球母亲营造出的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她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
直击2 铬污染
专家发言:长期接触六价铬化合物的人群,患口腔炎、齿龈炎等疾病的概率高于一般人群,通过饮用水摄入可溶性六价铬,可能对组织和器官产生潜在的毒害和致癌作用。(详见本期《知识与健康》)
小编酷评:企业的蓬勃发展本应是当地百姓的福祉,但无良企业却成为百姓健康生活之祸源,铬渣堆放点两公里远的兴隆村竟然沦为“癌症村”。我们真的不希望看见“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就贻害无穷的场景屡次上演。
直击3 全球变暖
专家发言:今夏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历旱涝急转等极端天气,这是由全球变暖引发的。随之带来的是海平面升高、海岸带侵蚀、海水入侵、淡水资源短缺等严峻问题。(详见8月3日《知识与健康》)
小编酷评:微博上网友戏谑 “欢迎来北京看海”,可能也是对自然气候骤变无奈的自嘲罢了。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生态平衡、绿色环保才是可持续发展之根基。
直击4 核事故VS原子弹
专家发言:媒体上所称的福岛三座核电站所释放的铯137辐射相当于168枚广岛原子弹的观点欠妥。原子弹是利用核反应光热辐射的杀伤力武器,用原子弹和福岛核电站所释放的辐射元素来比较并不理智。
小编酷评:灾难已经发生,无法挽回。痛定思痛,积极开展补救措施,进行环境监测防患于未然,是目前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朱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