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乙肝的治疗,少不了干扰素,但是干扰素种类繁多,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一种干扰素?干扰素如何选择?选用哪种干扰素更好?
干扰素
据医学文献介绍干扰素有许多亚型,主要分为α、β和γ三大类型。以往的研究发现,干扰素β进入血液中稳定性差、易被灭活,干扰素γ疗效不如α和β,因此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干扰素主要是干扰素α-2b、干扰素α-1b和干扰素α-2a。这三种干扰素的效果基本相似,但中国人的白细胞经病毒刺激后诱生的干扰素中最主要的亚型是α-1b,其次是干扰素α-2(包括2b、2a)。因此从理论上讲,干扰素α-1b更接近中国人的自然状况,使用干扰素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且产生干扰素抗体的几率也更小。
目前上市的长效干扰素也有两种剂型: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派罗欣)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佩乐能)。两者比较,佩乐能注射后发热较派罗欣常见,但由于其血浆半衰期比派罗欣稍短,故对骨髓系统的抑制较派罗欣轻,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低于派罗欣。因此,发热较重者可选用聚乙二醇干扰素,白细胞较低者可选用聚乙二醇干扰素。
相关专家提醒:尽管乙型肝炎治疗指南推荐年轻患者先选择干扰素治疗,但我国的乙肝患者对干扰素的应答不如欧美的患者,因此,边治疗边评估其疗效,如果治疗几个月无效,可以选择核苷(酸)类药物口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