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1 东北农大师生感染布鲁氏菌病
专家发言:东北农业大学28名师生因做动物实验感染了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是患病的动物,人接触了生病的羊、牛家畜;食用这些动物的肉、奶等都会发生感染。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包括流产时的羊水、胎盘及羊胎,甚至动物的乳汁中都含有大量病菌。但人与人之间传染机会极少。(详见9月7日《知识与健康》版)
小编酷评:如此悲剧竟然发生在专门研究农业畜牧业的大学,专业人士怎能后院起火?是意识疏忽还是制度松散?希望这起尴尬事件给大家敲响警钟。
直击2 世界狂犬病日
专家发言:狂犬病病毒的抗体不仅能中和外周神经细胞内的病毒,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彻底清除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病毒;狂犬病病毒进入CNS后,在3~5天里要么被清除,要么发病。在任何情况下,狂犬病病毒都不可能在CNS(包括脑和脊髓)中长期潜伏。只要在发病前全程接种了疫苗,产生了抗体,体内(包括CNS)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病毒潜伏,不会再发病。(详见9月14日《知识与健康》版)
小编酷评:很多人被狗咬伤,经过积极接种预防,也过了潜伏期,但依然忧心忡忡,总担心自己即将罹患狂犬病。其实大可不必,战胜心魔需要淡定!
直击3 秋季防流感
专家发言:流感的临床表现可因患者年龄不同而异。其中婴幼儿常表现为发热、流鼻涕、咳嗽、咽喉红肿、呼吸系统损害、肌痛等。而老人感染流感后可发热也可不发热,还会有咳嗽、肌痛等症状。但老年人常患有慢性疾患,一旦感染流感病毒,极易引起并发症,甚至死亡。建议特别是那些老人、孩子等重点人群,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详见9月16日《知识与健康》版)
小编酷评:天气渐冷,秋色渐浓。预防疾病,从早做起。这样才能hold住健康,hold住人生嘛。
直击4 新疆脊灰野病毒
专家发言:尽管我国已告别无脊灰时代,但只要有别的国家和地区存在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和流行,已经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的国家和地区还会面临病毒输入的风险。一旦存在免疫空白人群,病毒就会在这类人群中传播引起疾病暴发。提高免疫覆盖率是当务之急。(详见9月2日《知识与健康》版)
小编酷评:防控传染病,不是各扫自家门前雪。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每位公众都得提高警惕,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