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春捂秋冻”有益健康,但深秋早晚温差大,稍不小心就可能着凉感冒,甚至发烧。去不去医院、啥时去医院,在很多人心里是有标准的:先量个体温,根据数字决定。
小编这就讲讲体温那些事,或许今天的话题里就有您的困惑与疑问。着凉了,为什么会发烧?
人体脑部有个结构叫做“下视丘”,它是一个可以监测和调控体温的所在。健康的人,下视丘会给身体设立一个体温调定点,通常在37℃左右。而当感染等因素造成炎症反应,体温调定点就会上升,于是TA就发烧了。扩展知识
中医的风寒感冒,似乎与感染等概念没有交集,但表面上的身体寒温失调(即着凉、受寒),中医将其解释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与现在说的免疫力降低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有一定关联,因此风寒感冒也会体温升高,就得到了解释。量体温,4种体温计哪个准?
自我感觉体温在上升,手摸额头无论如何也没法“读出”体温,这时你需要买一只体温计。从材质来看,市面上主要能买到4种不同的体温计。
1. 玻璃水银体温计。它是材质最传统、测量最准确的一款体温计,既可以测腋下体温,又能测量口腔和直肠温度。
使用注意:
测量前可用冷水或酒精棉球清洁体温计,不能用热水,防止玻璃爆裂、水银外泄。
测量时擦干腋窝汗水、勿使衣物夹在腋下,否则度数会比实际体温低,影响判断。
使用后及时甩体温计,使水银度数降至35℃以下。
尽量不用于5岁以下婴幼儿测量口腔温度和直肠温度,以防体温计破损伤及儿童。
测量口腔、腋下、肛门直肠温度各有专用体温计,不混用。
2. 电子体温计。通常也是用于测量腋下体温,测量时间比水银体温计短,1分钟左右即可读数。
使用注意:需要经常校准基础体温。例如,在未发热时测出37℃,说明该体温计基础体温上升了,需要调试一下。但这也表示,度数不超过37℃时就算体温正常。
3. 红外线耳温枪。用于测量与下视丘位置相近的耳膜温度,通过红外线感测组件来实现测量。由于是非接触式、测量迅速,小儿、老人、瘫痪、昏迷患者较为适用。
使用注意:
测量前要检查电池是否有电。
稍稍清理外耳道耳垢,再将耳温枪伸进耳朵,以防影响测量结果。
中耳炎或其他中耳异常患者会有误差,应换用其他方法测量。
4. 液晶额头体温贴。属于化学标点测温计,贴在额头即可使用,充分接触皮肤大约测量3分钟。
使用注意:该体温计通过颜色变化来标示体温变化,因此并不能显示准确温度,所提供的提体温是一个范围,数值仅供参考,而且是一次性使用。多少度,需要多加注意?
无论你使用哪种体温计,测量目的都在于及时了解体温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读出啥数字就可以判断为发烧呢?小编需要告诉你一些数字:
正常腋下温度为36℃-37℃;正常口腔温度为36.2℃-37.2℃;正常肛门温度为36.5℃-37.7℃,采用不同方式测量不同部位,一旦“越界”就是发烧了,且有程度上的区分。低热:体温为37.3℃-38℃;若低热持续时间1个月以上,即为长期低热。中度热:体温为38.1℃-39℃;若发热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即为长期中度热。高热:体温在39.1℃-41℃;若发热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即为长期高热。超高热:体温在41℃以上。
既然发烧,表示身体内部在和疾病做抗争,此时需要密切关注各种不适症状,勿以为低热就可以不就诊,高热吃点退烧药就OK,搞清楚病因、对症治疗最重要。
深秋寒意渐浓,小编也希望各位读者吃饱穿暖、充足睡眠、多加运动。强化身体素质,才能减少秋意冷不防给你制造感冒发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