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冒的人不少。“消炎药”、维生素补充剂、清热解毒片……这些很多人“默认”的感冒药并不能帮你治疗感冒。大连市友谊医院临床药师王妍说,“冒牌”感冒药,吃了也无效。
“冒牌”感冒药,吃了也无效
“消炎药”:也就是抗菌药物,常被老百姓叫做“消炎药”,如“头孢”“沙星”等并不是真正的感冒药。抗菌药是对抗细菌感染的能手,但大多数感冒是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不仅帮不上忙,还会影响免疫细胞“自救”。
清热解毒药: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等清热解毒药,虽然能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上火”症状,但并非感冒药。它们既不能和病毒、细菌作战,也不能直接缓解身体酸痛、鼻塞等症状。清热解毒药一般用药治疗咽喉干痛、鼻腔热烘、口干舌痛及烂嘴角、牙痛等“上火”症状,由于药性寒凉,脾胃虚弱的人长时间服用容易腹泻,甚至引起肝肾损害。
含麻黄碱的滴鼻剂:鼻塞不仅影响呼吸,还容易引起头痛。含麻黄碱的滴鼻剂能收缩局部血管、减轻水肿,缓解鼻塞,有些人一感冒鼻塞就用。但经常用这类滴鼻剂,不但会损伤鼻黏膜,还容易引起药物性鼻炎。鼻塞严重时,可以遵医嘱选用含盐水成分的滴鼻剂和喷剂缓解。
感冒多是由病毒引起的,而目前医学上对病毒感染并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幸运的是,普通感冒病毒多数情况下并不像其他病毒那样“顽固”,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就能得到改善。普通感冒药的主要功能不是“治感冒”,而是缓解感冒的症状。
发烧、头痛用扑热息痛。刚感冒时,有些人只表现出发热症状,发热是人体对抗病毒的一种表现,如果持续发烧至38.5℃以上,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退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和肌肉酸痛,扑热息痛也可缓解。
鼻塞选“伪麻”类感冒药。名称上有“麻”字的感冒药,含有伪麻黄碱成分,能减轻鼻窦、鼻腔黏膜血管充血,解除鼻塞症状。
打喷嚏选扑尔敏。感冒时如果有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过敏症状,可服用抗组胺药,比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即“扑尔敏”)和苯海拉明缓解。
咳嗽选右美沙芬。上呼吸道感染还常会出现咽痒、咳嗽,氢溴酸右美沙芬是复方感冒药里最常用的镇咳药。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感冒药名称不同却含有相同的成分,特别选用复方制剂后,再针对某种症状用药就一定要算准剂量,要不然可能出现重复用药剂量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