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有约1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对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严重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吉林省肝胆病医院首席门诊专家张淑芹教授表示,我国丙肝感染者中有大约800万人还未经诊断,平均每年需要有57万的患者接受正规的诊断和治疗,才能达到“2030年消灭丙肝”的目标要求。
面对严峻的防治挑战,加强疾病教育、促进规范用药、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已经刻不容缓。
防患未然
提升丙肝危害认知度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易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等严重肝病。据统计,中国年肝癌死亡人数约36万,其中丙肝继发肝癌死亡率占37.48%,且呈快速上升趋势。
丙肝是可治愈的疾病,但也是很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疾病。大部分门诊患者,是因为手术检查或其他就医途径等,才发现自己患有病毒性肝炎。张淑芹教授表示,部分患者错误地认为丙肝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而不去专科就诊。这些情况,都体现了丙肝的知晓率低、诊断率低和治疗率低的现状。
相比于乙肝,丙肝在中国仍缺乏规范的公众和患者教育。一项针对全国34个城市500名丙肝患者的《中国丙肝患者认知及治疗现状调研》结果显示:近1/3的患者误认为丙肝病毒会通过喝水、吃饭等方式传播;约1/3的患者不知道丙肝可以被治愈。
事实上,丙肝的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相似,是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途径传播的。张淑芹教授介绍说,在日常生活中与丙肝患者的无皮肤破损、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感染丙肝病毒。
丙肝也被称为“隐形杀手”,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很少有明显症状,等到有所察觉时,通常已经发生肝硬化或其他合并症。张淑芹教授表示,慢性丙肝犹如一枚“定时炸弹”,若不及早发现、及时“拆除”,于患者,15%~30%会在20年内发展为肝硬化,从而大幅增加肝癌风险;而一旦发生肝硬化并出现失代偿,患者10年生存率仅为25%,肝癌在诊断后第一年死亡的可能性则为33%;于他人,则会增加被传染的风险和几率。2015年在全球范围内相应的统计显示,病毒性肝炎的死亡人数为134万,其中丙肝患者约占30%,意味着有约40万人死于丙肝及其相关性疾病。
因此,加强预防、阻断传播途径是丙肝防治工作的根本。丙肝高危人群必须尽早接受筛查,一经确诊,就应及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
市场政策齐发力
共同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
丙肝及其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给患者个人及其家庭、国家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2015年一项研究结果指出,若不提供适当的治疗,中国未治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细胞的住院费用15年累计达36.6亿元和38亿元。
当前尚没有针对丙肝的疫苗,但只要遵循“早治疗、规范治疗”的原则,丙肝是可以被治愈的。因此,每治愈一个患者就意味着减少一个传染源,可见治疗是最有效的丙肝防控措施。
传统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P/R)是中国过去的标准治疗方案,通过注射给药,较不方便,副反应比较大,疗程也更久,因此能坚持完成整个疗程的患者还相对较少。张淑芹教授介绍说,近年来,随着病毒应答率高、疗程短、耐受性好、用药更方便、治愈率高的全口服直接抗丙肝病毒(DAA)药物的出现,给丙肝患者带来了福音,世界卫生组织已建议使用DAA药物治疗所有的丙肝患者。
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先后批准了多个全口服DAA药物在中国上市。全口服DAA药物的上市使实现“2030消除丙肝”有了切实的可行性,而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让更多的丙肝患者获益则成为落实这一目标的重中之重。
由于DAA类药物的疗程短、治愈率高,将这类创新药物纳入医保目录,能够鼓励更多的患者加强治疗积极性,贯彻了“健康中国”的战略。此外,由于传统治疗方案存在局限性,如果在医保目录中增加创新药物,让医生和患者都有更多的治疗选择,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国家医保支出的总体负担,而且从长远来看,有助于降低整体社会医疗成本。张淑芹教授强调,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提高药物的可及性,在患者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用得起这款药物。
据悉,近期首个在中国获批的全口服DAA治疗方案已先后被纳入了浙江省大病保险特殊药品目录和吉林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这无疑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更多患者有望通过创新治疗方案获得治愈希望。
筛查、诊断、治疗三管齐下
发挥创新药物最大功效
DAA药物是抗击丙肝病毒的一把利刃,张淑芹认为,要安全发挥这把利刃的最大功效,就必须从检测完善性、治疗规范性和用药依从性三方面入手。
首先,完善的病毒学检测是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普通筛查、诊断和治疗的基础。高危人群应先进行丙肝抗体检测,一旦结果为阳性,就应进一步进行HCV-RNA(核酸)定量检测,确定丙肝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再进行HCV基因分型检测。基因型检测对丙肝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不同基因型丙肝病毒对治疗药物的应答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上要根据基因型检测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和疗程。
其次,患者一旦确诊,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这对治疗效果具有直接影响。有部分患者出于各种原因选择通过非正规渠道,如海外代购,获取药物。但这些非正规渠道的药物真假难辨,世界卫生组织就曾于2016年因假货泛滥而对东南亚流通的伪造DAA药物向公众发出警告提醒。专家建议,中国患者应从正规渠道获取药物,才能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第三,如要真正发挥DAA药物的治疗效果、实现治愈,还离不开治疗依从性。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足量、足疗程服药治疗,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疗效监测和安全性监测,在治疗的基线、第4周、12周治疗结束时,以及治疗结束后12周或24周应检测精确的HCV-RNA,并注意肾功、肝功血项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