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从1例糖尿病说起,看看那些年我们犯过的错

2019-01-08 16:01:19浏览:739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编者按我们都知道糖尿病一旦确诊,需要终生服药,那在治疗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本文通过 1 例糖尿病的治疗过程,和您说说

­编者按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一旦确诊,需要终生服药,那在治疗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本文通过 1 例糖尿病的治疗过程,和您说说那些需要注意的事。

­病例简介

­陈阿姨 60 多岁,体态稍偏胖,退休在家,既往没有什么慢性病,也不太去医院看病。

­1 个月前体检发现血糖偏高,到我们中心就诊,医生询问病史、简单体检之后给她完善了血糖、血脂、腹部 B 超等项目。3 天后拿到报告,血液报告提示「空腹血糖 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8.2 %,甘油三酯 6.7 mmol/L」,B 超提示「脂肪肝」。

­陈阿姨当时就不太相信,说「我以前身体一直很好,也没家族史,怎么可能是糖尿病、高血脂呢」?

­医生解释,她的血糖高、血脂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不过因为没有症状,也不体检,所以自己不知道。

­在确定「糖尿病」的诊断后,医生给了初步的治疗方案,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药物治疗,以及自己在家里监测血糖。

­乱停药,乱改药,小心病情恶化

­此后陈阿姨一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药,并买好了手指血糖仪自己在家里测手指血糖。

­3 个月后复查,报告显示血糖较前稍有好转,但糖化血红蛋白仍然偏高(7.8%),控制不理想。经医生询问,陈阿姨说回去吃了段时间药,测了血糖不高,自己也没什么不舒服,再看看说明书上每个药都有一大堆副作用,就自己把药减量了。

­经过医生的教育,陈阿姨知道了糖尿病药物不能吃吃停停,因为药物的作用才使得血糖得以控制,更不能因为所谓的药物「副作用」就停药。

­饮食控制、适量运动是治疗的一部分

­一段时间后陈阿姨又来了,说自己这两天为什么总是头晕,还冒冷汗。

­经医生询问,陈阿姨说现在药都按时按量吃,吃东西就不忌口了,有时候觉得吃得多了下一顿就少吃点。

­医生告知这是低血糖的表现,经过医生的教育,陈阿姨知道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吃药一样的重要,另外,血糖的平稳也是控制血糖的一部分,有时候比降低血糖更重要。

­

­

­了解糖尿病,才能战胜糖尿病

­陈阿姨说,自己没什么医学知识,有时候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于是医生建议陈阿姨来参加中心定期举办的健康教育讲座。

­现在,经过了 2 年多的调整,虽然陈阿姨的血糖偶尔有些波动,但大多时候都比较平稳,目前也没有发现并发症的痕迹。

­陈阿姨在这 2 年的时间里学习了很多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也能做到基本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还在社区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任了小组长,常常与大家分享这 2 年多来的经验和教训。

­病例分析

­1.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现在市面上非常流行「养生」、「治未病」之类的概念,很多人以为就是常吃某种食品或者保健品,或是去养生机构「排毒」。

­去除商业炒作的成份,这些概念在现代医学中其实就是「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疾病的二级预防要求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陈阿姨来就诊之前并不是没有「糖尿病」,而是因为忽视体检所以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一无所知,如果她继续拖延势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同时流行病学的发展已经揭示了糖尿病的许多「高危因素」,如家族史、肥胖、缺乏运动、总热量摄入过多等,控制这些高危因素,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风险,真正做到「上医治未病」。

­2. 糖尿病早期可能没有症状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口渴、多饮、进食多、消瘦」等,但实际中大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的。

­很多患者在体检、术前检查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就诊的时候发现血糖偏高,而当真正出现症状时已经发生了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下降,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手足麻木,酮症酸中毒时出现的口渴、烦躁、昏迷等等。

­所以不能因为没有症状就认为自己不可能有糖尿病。

­3. 饮食、运动非常重要

­民众的常见误区是:「中医要忌口,西医不用忌口」,所以吃了药后就不控制饮食,也不运动,血糖反而比原来更高。

­而一些病人与此相反,常常因害怕糖尿病并发症,在不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下过分严格地控制自己的饮食,徒增不必要的精神压力,也常常导致营养不良。

­4. 遵医嘱用药

­民众的另一常见误区是:「中药没有副作用,西药伤肝、伤肾」。

­很多患者盲目地相信自己的血糖控制很好,又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自行地减药、停药,另一些患者不愿控制饮食,吃得多了就随意增加药量,导致血糖非常不稳定。

­血糖的波动增加了低血糖的风险,其危害比血糖偏高更严重。

­医生的用药方案建立在理论、实践、循证的基础上,遵从医嘱,既是对临床医生和现代医学信任的表现,也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5. 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

­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仅仅依靠医生的指导和药物的治疗是不够的。

­医生对病人并不能做到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非常熟悉,更多的时候还是依靠患者的自我管理。但正如陈阿姨所说,自己没有什么医学知识,很多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办。

­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比如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社区糖尿病患者组建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等。

­患者需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在了解糖尿病的一些知识上,控制饮食、适当锻炼、规范地自我血糖监测,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才能真正的做到糖尿病的长期管理。

­责任编辑:海棠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注明来源,健康转载

­还有更多关于糖尿病的问题?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查看。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小孩子反复发烧怎么办?专家:喝对汤可缓解症状

上一篇:

感冒常见但别轻视 26岁女孩一次感冒心脏骤停3次险些丧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