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4月7日讯 每年的4月7号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2016年的主题确定为“应对糖尿病”,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中国区主题确定为“糖尿病要早预防,分级诊疗帮您忙”。闽南网记者了解到,现今,糖尿病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注意饮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等方面预防糖尿病。
4月7日上午,漳州市卫计委、龙文区卫计局、芗城区卫计局等单位举办“世界卫生日”宣传活动
患者年轻化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当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发生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产生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人刚开始无疾病症状表现,在体检中发现血糖高时,往往没有意识到其危害。
“从临床诊断看,糖尿病病人越来越年轻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5医院副主任医师、福建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张荔群介绍,主要是因为饮食不规律、活动量较少、不重视控制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同时,提倡年轻患者,要重视血糖控制。
在张医生科室,最小的恶性糖尿病患者是位男高中生,约17岁。他平时体重超重,又不爱运动,第一次发现时,血糖就超过20mmol/L。经检查、诊断,他患恶性糖尿病,原因是肥胖带来的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据了解,正常人在空腹血糖浓度为3.61-6.11mmol/L,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0mmol/L称为“高血糖”。
在临床诊疗中,一些青壮年也会因为工作忙、顾着做生意等原因,不重视控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张荔群举例到,原来有个30多岁的糖尿病病人,刚开始住院时,因生意忙,经常往外跑,没过几天就出院。短短两三年后,肾脏受到损害。目前,可能是尿毒症,已经在做透析。这就会严重影响他的生活质量,所以,越年轻应该越受重视。
该如何预防?
在平时生活中,人们要如何预防糖尿病?怎么发现自己是否有症状呢?
张荔群表示,最主要是定期体检,特别是20岁以上、平时体重超重的人群。如果在短期内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等症状时,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在临床中,他们也发现,很多恶性糖尿病早期并没有很明显的症状表现,一些年轻患者很容易忽略该疾病的危害,又因工作忙等因素,往往忽视治疗。有的患者可能应酬多,不好意思说出病情,致使血糖不能控制得很理想,经常会带来很多并发症。
在预防上,主要有3个方面:注意饮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饮食上,尽可能做到定时定量进餐,特别是经常吃夜宵的一些人群,一定要有所控制。另外,不要吃太多高热量的东西,包括薯条、炸鸡、汉堡等食物,这些都会引起人体内摄入过多能量。而合理的运动对于调节胰腺的功能有好处。
“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结婚、生孩子等,没有多大影响,主要是思想上要重视。”张荔群说道。(闽南网记者王惠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