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香港禽流感为何未致恐慌

2018-12-06 20:12:54浏览:39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在香港的农贸市场上,又见到久违的活鸡了。   此前,全香港曾经历连续21天无活鸡售卖,其原因要追溯到2011年12月20日,香

  在香港的农贸市场上,又见到久违的活鸡了。

  此前,全香港曾经历连续21天无活鸡售卖,其原因要追溯到2011年12月20日,香港长沙湾临时家禽批发市场发现的一只死鸡。经测试后发现这只鸡含有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一只死鸡,触动了应对禽流感的应急机制,像多米诺骨牌中倒下的第一块牌,引发连串反应——收到化验报告结果后,香港政府决定提升香港禽流感应变级别至“严重”。最先倒霉的是与死鸡同处一个市场内的近两万只家禽,它们立刻被集中销毁。不过,鸡场中的鸡,性命却因此而延长3周——所有本地农场活鸡被禁止出场21天,所有活家禽暂停进口21天。香港市场上的活鸡有两个来源,一是30个本地养鸡场;一是从内地进口,进口量一般维持在每天大约7000只。因为香港的零售市场实行活鸡“日日清”制度,每天营业终了,活鸡必须离开市场,所以,封住上述两个源头,发现死鸡的次日,全香港就已经没有任何市场能买到活鸡了。

  在香港人看重的冬至节前夕,出现禽流感个案而需要暂停活鸡供应,对市民造成了不便,粤菜素有“无鸡不成宴”一说,餐厅也只得用冰鲜鸡为原料烹饪。虽然按照法律规定,每只销毁的家禽,政府要赔偿30元,但从零售到饲养,家禽业从业者的生意也蒙受损失。为了一只死鸡,有没有必要如此小题大做?

  专司其事的食物及卫生局局长解释说,由于有关禽流感病毒属高致病性,基于保障公众健康的大前提,当局必须采取果断和有效的措施防控禽流感的散播。

  不仅如此,一只死鸡还促使政府反思监管制度。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构思在家禽批发市场设立收集死鸡源数据的制度,改善追踪程序。这项制度要求批发商若发现死鸡,需向当值职员呈报,记录鸡只数据,把死鸡标记后,放进鸡尸收集箱。政府还与业界商讨其他措施,包括是否为鸡只带上脚环,以便出现问题时更容易分辨来源。这样就不会像本次在长沙湾市场发现的这只死鸡一样,一直无法确定来源。

  虽然政府为了一只死鸡而忙得不亦乐乎,商人为了一只死鸡而生意受损,市民因为一只死鸡而3周无新鲜鸡肉可食,但当人们又可以在餐厅里放心地大快朵颐时,有关部门曾经为这只死鸡所做的一切,就不会有人认为不值了。正因为有如此严格的制度和执行力,才赢得了市民对食品安全的信任。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美容不等于医疗整形 “求美者”要知己知彼

上一篇:

别让美瞳伤害了眼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