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突然出现肢体活动不灵活或丧失,或为一侧性肢体瘫痪,或分别为双上肢、双下肢瘫痪。人们一看到瘫痪,就会想到颅脑外伤、肿瘤、炎症、脑血管病等。殊不知,糖尿病也会引起瘫痪。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
原因一:低血糖
年逾七旬的张先生有10多年糖尿病史,长期口服二甲双胍和消渴丸。前不久,他用血糖仪连续查了几天,血糖都是偏高,于是自行加大药量,将消渴丸由过去的每日两次、每次10粒,增加为每日两次、每次20粒。
第二天早晨,一家人都起来了,只有张先生还躺在床上。家人走近一看,老人已经神志不清,全身大汗淋漓,并出现右侧肢体瘫痪。送往医院,疑为脑卒中。但经脑CT检查,发现老人仅有轻度脑萎缩,其余无异常。随后再查血糖仅为1.4mmol/L,最后确诊是“低血糖偏瘫”。经过静脉推注高渗糖和葡萄糖液维持静脉滴注,1小时后病人神志转清,偏瘫症状消失。
低血糖为什么会引起偏瘫,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糖尿病人大多有肝肾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很容易造成降糖药蓄积,加之糖尿病人多有动脉硬化及狭窄,在血糖正常的情况下,这些狭窄动脉的供血区域尚能得到维持其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能量(血糖)。葡萄糖为脑细胞活动的主要能源,重度持续低血糖可抑制大脑皮层,造成大脑各部位供血不均衡,那些缺血相对较重的部位便会发生功能障碍,引起偏瘫,甚至昏迷。
原因二:脑梗死
64岁的李奶奶被诊断为糖尿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已基本控制,故未经常去医院检查血糖,亦未能长期坚持服用降糖药物。日前,她感到下肢无力、发麻,并逐渐加重,故转来我院。经初步检查,血压160/70mmHg,空腹血糖11.1mmol/L,伸舌困难,左侧肢体肌力0级。头颅CT显示糖尿病并右颞、顶部脑梗死。
脑梗死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正在深化:目前认为主要与糖尿病合并脂肪代谢异常,易促进动脉硬化形成有密切关系。另外,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黏聚性增高,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高,纤溶作用降低,血液易成为高凝状态,在高血糖和脱水时更加显著,容易在小动脉或神经干的滋养血管内形成血栓。有人发现,糖尿病性脑卒中病人中,88%为脑血栓形成,或是腔隙性脑梗死、阻塞性脑血管病变。临床表现常有头晕、肢体麻木,严重时可出现偏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原因三:脊髓病
年过半百的肖先生,3天前早晨感到双下肢乏力,排尿障碍,继而卧床不起,被送至医院。他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史10年,病前无发热、呕吐、腹泻、服用药物等诱因。经检查,血压160/100mmHg,神志清,项软,心肺未见异常,血糖13.7mmol/L。头颅CT显示脑萎缩。椎管造影显示,造影剂自腰骶段向上流至胸、颈段,椎管通畅,无阻塞。诊断为糖尿病性脊髓病。
糖尿病并发脊髓病变临床少见,据统计约占0.2%。但随着糖尿病人数增多,国内报道也相继增多。目前主要从代谢紊乱角度来解释这类病人出现的临床现象,如血管病变由脂肪代谢紊乱所致,维生素缺乏、电解质代谢紊乱可导致周围神经病、脊髓变性等。此病例提示我们,凡遇不明原因双下肢截瘫病人,不仅要考虑神经系统本身的疾病,而且也要考虑由糖尿病引起神经系统脊髓损害的并发症,尽早做有关检查,争取早期诊断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美国糖尿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患病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高达98%。糖友突然瘫痪也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因此,治疗糖尿病除严格控制血糖外,还要全方位地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肥胖等,减少血糖波动,才能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