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为什么会发生慢性肾衰竭?
多囊肾发生慢性肾衰竭的机制,除因囊肿压迫取代正常肾组织外,尚有以下两个因素:(1)非囊肿组织(小管、间质、血管)的缺血、硬化和(或)炎症、纤维化;(2)进行性功能肾单位的丧失引起剩余的正常肾单位的高灌注、高滤过以及促肾生长因子的产生均促进肾单位的进一步破坏。因此,邻近区域的状况决定了肾功能损害的发展速度。高血压和尿路感染也是影响肾功能损害发展速度的因素。同一家族内发展为尿毒症的时限相似。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如何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本病目前治疗主要是积极控制高血压等并发症和防治感染,保护肾功能,延缓尿毒症的到来。出现尿毒症时可做透析治疗和肾移植。
(1)一般事项:避免剧烈的体育活动和腹部创伤,肾脏肿大明显时应避免腰带过紧,以防囊肿破裂。
(2)控制高血压:这在保护肾功能中起决定性作用。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他降压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扩张和p一受体阻断剂等也可选用。
(3)积极防治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多见于女性,防治方法参考尿路感染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