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更“青睐”青少年,为什么?因为此时青少年处于骨骼发育期间,受到外界干扰后容易发生恶变。骨癌症状是夜间四肢疼痛并且有肿块,因此青少年如何出现夜间四肢疼痛,就要当心是骨癌。
骨癌症状:夜晚肢体痛 足部有肿块
对于良性骨肿瘤来说,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规范,就有可能出现骨折、肿瘤复发、肢体功能障碍。恶性骨肿瘤延误救治的后果更为严重,病人会面临因手术切除困难而被迫截肢的风险,并极可能因发生远处转移而危及生命。
作为我国骨肿瘤治疗中心之一,中山一院每年收治的恶性骨肿瘤患者有几百例,绝大部分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实现了保肢。在该院,只要早期规范诊断和治疗,肉瘤目前的安全保肢率达到90%以上,5年生存率约为70%左右。尤其是早期骨癌,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减少复发、转移的可能,降低治疗难度,也会减少孩子的肢体残疾。
然而,到医院治疗的早期患儿还不到半数。这与骨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有关。骨肿瘤发病早期,患者四肢会出现不规则的隐痛和不适,虽然与运动拉伤类似,但是,运动拉伤出现在运动后,而肿瘤引起的疼痛并不一定出现在运动后。它起初为间断性疼痛,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在晚上或者平静的休息状态时更为明显,白天活动时反而没有那么明显。
以肉瘤为典型代表的恶性肿瘤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夜间痛”,骨肉瘤尤其突出。在骨肉瘤早期,80%的病人能摸到肿块,50%的病人会有“夜痛”,而到了晚期,基本所有患者都会有“夜痛”。青春期男孩比较好强、叛逆,有些男孩未必会向家长承认四肢疼痛,但是会表现为晚上辗转反侧,痛得睡不着。
骨肿瘤的另一典型症状是,在足部有缓慢生长的小肿块,肿块位置非常固定但界限不清楚,按下去有压痛感。到了病程后期,还会发生静脉怒张和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等现象,手摸上去感觉异常热。
生活中如何预防骨癌?
一、心理与健康预防
除了癌细胞,心理因素正成为扼杀肿瘤病人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肿瘤患者常有4种心理问题:角色紊乱、退化和依赖、焦虑及抑郁。事实表明,癌症患者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信自己的康复能力,是克服癌魔的首要前提。相反,如果在疾病面前精神颓废,则可反馈性地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使病情恶化。
二、营养与饮食健康
食物是癌症患者康复的物质基础,重视癌症患者的饮食,提供合理充足的营养,就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病人对治疗的耐受力,保证治疗计划顺利完成,促进康复。
1、避免食用含有致癌物的食物如含亚硝酸盐类强烈致癌物的蔬菜,发霉食物,腌制、烟熏、火烤、油煎食物;
2、摄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高维生素、高营养食物;多食用有利于毒物排泄和解毒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冬瓜、西瓜等。
3、宜多吃具有抗骨肿瘤作用的食物:山羊血、鲎、蟹、羊脑、海参、牡蛎、鳖、龟、沙虫、鹿血、大叶菜、麦片、小苋菜、油菜籽、沙枣、香芋、栗、野葡萄。
4、宜吃具有止痛消肿作用的食物:芦笋、藕、慈姑、山楂、獭肉、鹭肉、蟹、鲎、海龟、海蛇。
5、忌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忌肥腻食物。
三、制动与运动
骨肿瘤患者由于肿块发生在躯干四肢等负重部位,一旦确诊常需要限制肢体活动即制动。骨肿瘤患者经过合理有效治疗,处于康复期时,可以适当增加活动,不过要量力而行,不宜过劳过累。定期复查,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的康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