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慢性胃炎怎么治疗?专家:养阴益胃法治疗慢性胃炎

2019-01-08 19:09:22浏览:137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临床常见症状有胃痛、胃胀、反酸、纳呆等。慢性胃病多虚实夹杂、寒热错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临床常见症状有胃痛、胃胀、反酸、纳呆等。

慢性胃病多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而胃的生理特点又是“喜润恶燥”。临床上治疗慢性胃炎的方药,多为辛香行散、理气疏肝、苦燥清解之味,中成药也多为此类,还未见有以养胃阴为主治者。石志超教授结合多年来的经验心得,并针对这一类慢性胃疾治疗过程中的偏弊与不足,提出治疗慢性胃炎类疾病,以胃阴不足为本,久病入络为标的整体辨治思路。

临床治疗慢性胃炎类疾病,重在养阴益胃

­甘平柔润养胃阴

­慢性胃炎病在中焦,古今各家论治之方多用行气疏散之类。胃喜润而恶燥,脾则喜燥恶湿,论治脾胃,常不自觉中偏喜温燥行散,脾气未健,胃阴大伤。

­饮食入胃,必赖胃液浸渍和腐熟;若胃液不足,沤腐难成。临床遇胃热者常以清热泻火苦燥之剂,清泻胃火,而忽视养胃阴;遇胃寒者又以辛热温胃散寒之剂,伤及津液。终至胃阴耗伤,故养胃阴应贯穿始终,百合、石斛、麦冬为常用药。

­石志超教授认为,脾胃病用药应该补而不滞,润而不腻,避免滋腻厚味碍胃之品,当以甘味为主。脾为阴土,易虚易寒,故脾病用药应强调温运,多以甘温之性以助其升。阳明胃土喜润恶燥,易实易热,治疗时应顾护胃阴,宜甘凉之品以助其降。组方当遵脾以平补为善,胃以通补为佳之原则,以平淡轻灵为要。药性宜平,药味易薄,慎用香燥、辛辣、苦寒、滋腻、破气、攻下之品,力求清润不腻,寓流动之性,甘补不壅,具运展之功。

­具体应注意几点:

­(1)理气活血药不能泛用。理气活血药共性是:“辛”,即辛散,辛散则燥,燥则伤阴伤血,尚能走泄真气,辛能散气动血,损阴伤津。故在用理气活血药时应酌加当归、生地黄、知母、白芍等阴柔之品。尽可能少用辛温理气而多用平和理气,如佛手等,理气而不伤阴。活血常用当归、月季花、红花、丹参、炒蒲黄等较平和之品,免耗气破血,损伤胃气。

­(2)不过用苦寒药。临证即使见胃有内火炽盛,如口干、舌红少津、口气臭秽等,亦不过用大寒大凉之品,防损伤脾胃之阳。若胃脘灼热隐隐、口干少津、纳少便干、舌红、少苔等,宜用甘平或甘凉之品,选用石斛、沙参、麦冬、玉竹养胃阴,使津复,通降自成。

­温润通养调气机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分泌胆汁,以助消化。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有胃脘胀痛、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症状。冬春之交,肝木当令,肝火偏旺,肝气横逆犯胃,易致胃病发作。故疏理肝气、调畅气机为治胃常用之法。行气药多辛香温燥,加之运脾调血亦耗气伤阴,不可久用,用量以轻灵为佳,常和补气养阴药同用。临床常用柴胡、生麦芽、佛手、香附等,选一二味即可,用量亦小;且常可先期即配以炒白芍、黄精等以润护肝胃之阴,以防辛燥耗竭。慢性胃病以虚胀尤多,或可见虚实夹杂,清热攻下及辛散行气药只可暂用,久用必伤胃气。故胃胀不通轻者内金、乌药即可,重则枳壳、香附,尚不可久用,用量宜轻,而重在健运脾胃,润养胃阴;脾胃健运而胃阴来复者,气机自可健运畅通。

­辨病辨证参中西

­中医所论之“治病求本”即是寻求引起疾病的病因病机,针对病因病机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在脾胃病诊疗时,多采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为一体的诊疗思维模式,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现代医疗辅助检查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中医四诊之不足,是在中医宏观辨证基础上,对疾病具体反应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揭示了肉眼看不见的微观变化。

在遣方用药时既注重宏观辨证,又考虑微观辨证,不仅治愈局部病变,同时也使整个机体机能状态得到改善。石志超教授表示,无论是素体禀赋不足,或因饮食劳倦、肝气郁结,损伤脾胃而导致的脾胃虚弱,都会引起胃黏膜屏障受损而发病。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患者易感染幽门螺杆菌,损伤脾胃,致胃络瘀阻,使脾胃更虚,虚实夹杂,日渐形成萎缩、肠化、增生,导致癌变。

可见,脾胃虚弱是胃癌前期病变的病理基础。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连翘、蒲公英、黄芩、吴茱萸等,能杀灭幽门螺杆菌;白花蛇舌草、莪术等有抗肿瘤作用;瓦楞子、海螵蛸可中和胃酸,故能有效抑制胃酸过多。在治疗脾胃病过程中恰当使用这类药,可直达病所,收事半功倍之效。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国庆聚餐如何搭配营养餐?养胃护胃吃什么好?

上一篇:

小男孩肚子疼家长没重视 洗脸时突然晕倒送医抢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