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数据:50岁以上中国人超四成低骨量 骨质疏松风险高

2019-01-08 19:23:30浏览:197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低骨量人群是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和后备军,我国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达到46.4%。低骨量人群庞大的主要原因是对骨质疏松症普遍不

“低骨量人群是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和后备军,我国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达到46.4%。低骨量人群庞大的主要原因是对骨质疏松症‘普遍不了解’,50岁以上骨密度检测比例仅为3.7%。”10月22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国记协发起并指导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健康骨骼)”项目举办专家媒体知识共享会,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书记、副主任李志新在会上提醒,遵循膳食平衡、体育锻炼、多晒太阳的生活方式可促进骨量增加,这是一出生就应培养和贯穿一生的好习惯。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次组织编写的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日前发布,数据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

­记者了解到,2015年中国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260万人次,相当于每12秒就发生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很大,如发生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的患者约为20%,存活者中约50%可能致残。一次髋部骨折直接产生的医疗费用约为3万元。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基础骨量积累和年龄增大后骨量流失密切相关。疾病早期通常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如不引起重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导致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情况,致残致死率高,而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年龄增大是骨质疏松症高发的主要原因。”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王临虹研究员表示,防治骨质疏松、避免骨折的方法包括坚持适量运动;营养均衡,尤其注意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每天20分钟的户外阳光照射;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检测骨密度,了解自己的骨骼健康状况,如有问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会上,篮球运动员易建联还建议公众通过锻炼肌肉力量的方式,保持骨骼和骨关节健康。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男子胃胀吃不下东西到医院做胃镜 医生却说:快喝可乐!喝一个星期!

上一篇:

陪哥哥看病自己查出癌症!这种癌前期几乎无症状 发现大多已是晚期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