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90岁以上老人逐年增多,记者深入走访——
探寻他们的长寿“秘决”
今年中秋节,全市最长寿的陈久老人,迎来112岁生日。近日,泉州市老龄办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4日,全市共有百岁及百岁以上老人404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8人,其中女性355人、男性49人。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90岁及90岁以上老人17706人,比前年同期增加424人,呈逐年上升趋势。
重阳节即将到来,连日来,通过对泉州市部分高龄老人的走访,记者发现,这些老人的长寿和个人习惯、家庭和睦、地理环境与社会关爱、政府福利政策等有着密切关系。
□记者 王丽虹 陈灵 文/图(除署名外)
故事篇
儿孙孝顺 百岁老人脾气好
鲤城临江街道幸福街的一栋居民楼内,住着105岁的老人杨来仪。记者探访时,距离午饭时间还有2个小时,老人正躺在摇椅上闭目养神。他的二儿子杨老伯今年76岁,正向护工了解有哪些物品需要去购买。目前,老人的生活无法自理,不过房间十分整洁,床上铺着专用的护理垫。房里肉香四溢,杨老伯说,肉是他上午买来的,需要炖到糊状才行,毕竟父亲牙口不好。
“父亲觉得一个人住方便,我们尊重他的意愿。现在除了聘请护工与他同吃同住,我们几个儿孙实行‘排班制’,轮流来照看。”杨老伯说,这一两年来,父亲的神志渐渐不太清醒。前两年,儿孙的手机号码他都能立刻说出。100岁之前,父亲还常到承天寺、东湖公园散步、练太极拳。“父亲烟酒不沾,七八十岁之前喜欢吃鱼、肉、鸡蛋和牛奶,营养均衡,身体底子较好。”
“老人的儿孙孝顺,待人友善,老人家的脾气也好,”杨来仪的护工说,他在这户人家工作比较舒心。“这些因素或许也是老人长寿的原因”。
衣食无忧 日子开心顺畅
“您血压有点偏高,但在这个年龄段里还算正常,继续保持就好。”近日,丰泽区城东卫生服务中心浔美社区定点医生陈亚萍来到万善世老人家里,帮他量血压、测血糖。92岁的万老笑着说,他随时都在“感受”“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
陈医生帮万老做检查的同时,浔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小魏和老人聊起天来。老人身后的墙上挂满了儿孙的照片,“我已经享五代同堂之福啦。”万老笑着说,大儿子一家住楼上可以互相照应,儿女常常送东西来给他。每个月除了领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金,他和浔美社区其他90岁以上的老人一样,每月还能领500元社区养老金。“衣食不缺,日子开心顺畅。”
闲聊间,记者看到墙上有一张万氏宗亲联谊总会庆典的合影,里面有万老的身影。“那是90岁时和一位老朋友到三明沙县参加庆典时拍的。”他说。记者了解到,出远门对万老来说只是寻常事。“我年轻时都在种田,50岁开始到厂里打工,一人做两人份的工,干到70岁‘退休’,存了一些钱。老伴说想到各地去看看,我想年轻时她跟着我那么辛苦,老了应该多陪伴她,就开始外出旅游。”他掰着手指头细数这20多年来去过的省份:海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苏、上海、山东……
现在,不出远门的普通日子里,上午总有厝边老伙伴来万老家里闲谈,下午,他会到附近一棵大树下休憩,偶尔骑自行车在浔美社区范围内转一圈。“不烦恼,不生气,心平气和最重要。”他说。
敬老院里 老人们乐享晚年
上午时分,在晋江英林镇嘉排村南湾敬老院一楼书画室内,92岁的杨荣权正和93岁的老友姚振华泡茶聊天,一旁的社工为老人们斟茶倒水,如同家人般。
杨荣权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喝茶,聊起他在敬老院的生活。他在敬老院住了6年,每天睡醒,就到门口的公园散步,与老伙伴们讲古、下棋、打牌,每周还会参加书法课、绘画课、晨练等文体活动,生活丰富多彩。
“我年轻时爱打排球,还代表省里去参加比赛。”杨老伯笑着说,他从年轻时开始就爱喝茶,平时胃口好,每顿饭都吃一大碗。
据敬老院院长张谋场介绍,南湾敬老院于2012年元旦建好,现有70多位长住的老人,年龄最大的94岁,平均年龄85岁,90岁以上的老人有6位。“每位入住的老人每月只需交300元,用于购买食材。”张谋场说,民政部门对敬老院每张床位有相应补贴,目前敬老院有床位160个,这笔补贴用于聘请厨师、保洁员以及贴补敬老院日常运营。
数据篇
高龄老人呈增长态势
据市老龄办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8月4日,全市共有百岁及百岁以上老人404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8人。其中女性355人,男性49人。
百岁老人人数最多的四个县(市、区)分别为南安市(113人)、晋江市(66人)和泉港区和惠安区(各44人)。百岁老人人数最多的乡镇(街道)为南安市水头镇,共有百岁老人12人。泉州市最长寿的是惠安螺阳镇后田村陈久老人,女性,今年112岁。全市目前最高龄男性为石狮市湖滨街道玉湖社区的曾福,今年105岁。
据悉,泉州市百岁老人逐年递增,截至去年8月上旬,百岁老人比前年同期增加39人。
不仅是百岁老人,泉州市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市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泉州市9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17706人,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424人,而2015年底时,泉州市90岁以上高龄老人为15660人。
分析篇
为何泉州市九旬以上老人越来越多?走访中,记者发现,这些九旬以上老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老龄办相关负责人,试图揭开越来越多长寿老人的“秘诀”。
泉州气候常年温和 沿海食材营养丰富
市老年学会老年学研究员、作家蔡成祖分析,泉州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沿海地区的地势较为平坦,适合作物生长,海洋性气候可以长驱直入调节气候,且居民相对来说多摄入虾、蟹、鱼等海产品,补充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昼夜温差大,食材较为单一,且早些年山区因交通不畅,也导致山区居民看病不及时。泉州明显的地理、气候优势,为老人长寿提供“天时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