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臭氧层变薄元凶是谁

2018-12-06 20:31:27浏览:31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9月16日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臭氧层被形象地比喻为地球的太阳伞,不仅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短波紫外线的伤害,还起着

  9月16日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臭氧层被形象地比喻为地球的太阳伞,不仅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短波紫外线的伤害,还起着加热平流层大气的作用,形成特有的大气温度结构,对大气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此外,它还是地球的“保温箱”,臭氧层减少后,地面气温将会下降。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伍燕珍  张金良

  氟氯碳等物质是臭氧层破坏的根源。在保护全球臭氧层国际公约《关于消耗臭氧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分为全氟氯碳(cfcs)、哈龙、氯氟烃(hcfc)、四氯化碳(ccl4)、三氯乙烷(ch3ccl3)和甲基溴(ch3br)六大类,共96种。

  在自然状况下,大气层中的臭氧处于动态平衡。但上述人为产生的物质进入平流层,在紫外线的辐射下,形成含氟、氯、氮、氢、溴的活性基团,剧烈地与臭氧起反应而破坏臭氧。这些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在大气对流层中很稳定,可以停留上百年时间,因此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是长期的。

  全氟氯碳 应用范围极广。使用氟氯碳的主要产品,包括以其作为制冷剂的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作为发泡剂的泡沫(大量存在于沙发、一次性发泡餐盒中),作为膨胀剂的烟丝膨胀设备,作为推进剂、药用吸入剂和化妆品的气雾制品等。目前,替代全氟氯碳的物质有含氢氯氟烃、含氟烃类和全氟烃类等。发达国家已于1996年1月1日停止生产和使用全氟氯碳,中国已于今年7月1日全面淘汰了全氟氯碳。

  哈龙 主要是溴氟烷烃,一般作为灭火剂使用。哈龙灭火剂具有灭火快、毒性低以及不污染和损害受灾物品等优点,在世界各国消防部门广泛应用。但此类物质对臭氧层最具破坏作用,比氟氯碳高3~10倍。目前开发的替代物质主要是卤代烃类。中国已于今年7月1日全面淘汰了哈龙。

  氢氯氟烃(hcfc)类物质 消耗臭氧的能力比全氟氯碳低10%,但由于其分子中仍然含有氯原子,所以仍具有一定的破坏臭氧层的作用。《蒙特利尔议定书》约定,我国将在2040年完全停止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

  三氯乙烷和四氯化碳 是传统的清洗溶剂,在精密设备、印刷线路板和金属清洗行业中使用。由于某些行业对精密度的要求很高,替代品开发困难,完全停止使用它们的期限被延迟。目前新的清洗剂和清洗技术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包括水清洗技术和免清洗技术等,但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甲基溴 可以杀死真菌、细菌,以及土壤携带的病毒、昆虫、线虫和啮齿动物,是全球广泛采用的熏蒸杀虫剂,作为商用熏蒸剂已使用了50年。由于其具有高效、穿透性强、快速、杀虫广谱等优点,杀虫效果是其他物质无法实现的,因此被认为是气体杀虫剂的支柱之一。淘汰此类物质还存在困难。

  此外,破坏臭氧层的物质还有氮氧化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核爆炸、航空器发射、超音速飞机等将大量的氮氧化物注入平流层中,也会使臭氧浓度下降。

  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了各种消耗臭氧物质分阶段淘汰的时间。到2006年底,191个缔约方共淘汰了超过95%的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科学家预测,在2065年年底,臭氧层将会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目前,大多数消耗臭氧层的物质也是强效的温室气体。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削减,也减少了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

  链 接 臭氧层

  大部分臭氧(o3)是由三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的。在离地面10~5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大气中约90%的臭氧,其中离地面22~25公里处,臭氧浓度值达到最高,即为臭氧层。尽管臭氧绝大部分存在于平流层中,但也有少量臭氧存在于包围我们的对流层中,大部分是工业污染的光化学产物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臭氧层对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的吸收情况不同,可全部吸收短波紫外线,几乎不吸收长波紫外线。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你有憋尿的尴尬吗

上一篇:

视物不清 病根不一定在眼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