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候反复无常,乍暖还寒,时冷时热,人很容易伤风感冒,同时春季也是流感的高发季节。流感不同于一般感冒,全身症状较重,表现为突然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如无并发症多呈自限性过程,于发病后3~4天体温逐渐降低,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部分重症患者并发肺炎、心肌炎、心包炎、神经系统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等;危重症患者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甚至死亡。
为有效预防流感,公众应做到: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应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每天开窗通风数次(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提倡60岁以上老人、儿童、医护人员、体弱人员、育龄妇女等接种流感疫苗。建议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和晨检。(颜秋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