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人可能会碰到这样一种尴尬:他们平时的肠胃都还好好的,可一遇到烦心事或紧张焦虑的时候,肚子马上就收到信号,也跟着“瞎折腾”起来了---腹痛,腹泻,并且常常是越紧张、越焦虑,这些症状就越来“凑热闹”。
这到底是哪出了问题?该如何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慢性腹泻。
什么是慢性腹泻?
腹泻,中医称为泄泻,是指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为泄泻。
现代医学将泄泻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期在2-4周内复发性腹泻,病因较为复杂,病程迁延。
腹泻病因是什么?
西医学中因消化器官功能和器质性病变,如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吸收不良综合征,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肿瘤及药物相关性肠炎等而发生腹泻。
在西医学上,疾病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
器质性,是通过检查发现组织或器官存在着真实的病变;比如比较常见慢性腹泻症状的炎症性肠病,这种肠炎不是我们常说的拉肚子或者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的,而是特指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组织或器官“自己”出了问题。
而功能性,则是各种检测都没有发现异常,但症状真实存在。最常见的就是肠易激综合征。如本文开头这种“一紧张焦虑就拉肚子”的情况,多由肠易激综合征所致。
中医对腹泻的认识
中医认为,肠为腹泻(中医称泄泻)的病位之所在,脾为其主病之脏,与肝、肾密切相关。
脾主运化功能失常,则生湿生滞,脾为湿困,不得升清,肠道功能失司,而致泄泻。肝气郁滞日久,肝疏泄功能失常,肝木横逆,克犯脾土,脾失健运而致泄泻。若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饥饱失常,劳倦过度及久病正虚等,脾失健运,而致泄泻。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二者互促互助,共司水液代谢之平衡。肾阳即命门之火,肾阳不升,脾失温煦, 水湿下注而致泄泻。脾阳不足,寒从中生,肾失温养,脾肾阳虚而致泄泻。
针灸治疗腹泻
泄泻常以脾虚湿盛作为基本病理变化,导致肠道功能失司而成。脾虚失健则运化失常, 湿邪内生,脾为湿困,中气下陷,故当健脾化湿。急性腹泻多以湿盛为主,重在化湿,佐以分利,其次根据寒热不同运用清化湿热和温化寒湿治法,兼表邪者,可疏解;兼伤食者, 可消导。
慢性腹泻的常见辨证分型有:脾胃虚弱证、肾阳虚衰证和肝气乘脾证。慢性腹泻以脾虚为主,必当健脾,肝气乘脾而致痛泻时宜抑肝扶脾,肾阳虚衰时宜温肾健脾。然当病情复杂,虚实夹杂者,应随证而论。
故慢性腹泻的针灸治则为健脾、温肾、疏肝,取穴以任脉、足阳明经、足太阴脾经及背部俞穴为主。
主穴选:天枢、神阙、上巨虚、三阴交。
脾胃虚弱证配脾俞、足三里。肾阳虚衰证配肾俞、命门。肝气乘脾证配期门、太冲。
慢性腹泻自我调理
1.穴位按摩: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太冲等穴;用拇指指腹来回按压,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每穴按摩1—2分钟。
腹部按摩:用单手手掌推摩下腹部,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10圈,至感觉湿热为宜。
2.艾灸:神阙(肚脐),艾条灸30分钟,每日一次;
3.药物穴位贴敷:五倍子适量研成粉末,食醋调成膏状贴敷肚脐,2-3日更换一次,用于慢性腹泻。
4.耳穴疗法,可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取:小肠、大肠、胃、脾、肝、交感、神门。每次酌取3-5穴,每日早、中、晚各按压60余次。夏季可贴2-3天,冬季可贴3-5天后取下,若贴胶布处痒或耳朵胀痛难忍,随时取下。
5.为避免长期受慢性腹泻的折磨,了解以下几点日常保健也很重要:
①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物,不暴饮暴食,不贪食辛辣、生冷食品,少食多餐;
②少油、少渣、低纤维、高蛋白、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
③生活规律,避免疲劳、受凉,尤其注意腹部保暖;
④适当开展活动锻炼,增强自身体质,经常进行一些腹部的保健按摩;
⑤劳逸结合,心情舒畅,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⑥选择一些健脾止泻的食物,如山药、苡仁、大枣、扁豆、大蒜、食醋等;
⑦少吃容易引起腹泻的食物,如:蜂蜜、香蕉、芝麻、麻油、花生仁等。
吃什么,听胃肠的
在医院,几乎每个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都会问医生,平时什么东西该吃,什么东西少吃。这个答案其实是因人而异的。
最简单的办法:“你们应该问自己,哪些东西吃了感觉肚子不舒服就少吃,一切听胃肠的。
改变生活方式,尽量少暴饮暴食,抽出时间运动,让生活变得从容一些,这是所有专家都会反复提倡的比药物更重要的“治疗”,也是唯一可能终结胃肠“闹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