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健康 文/董海扬
不知从何时起,“跑步”、“健走”成为一种时尚,朋友圈里每天都在进行着火热的步数比拼。事实上,“健走”是把双刃剑,大量运动容易导致关节过度疲劳和损伤,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在我国,骨关节炎患者超人口总数10%,多达1亿以上。专家呼吁,“且行且珍惜”!
骨关节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慢性关节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它可发生在人体任何关节,但以膝关节最为常见,多发于中老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75岁以上的人群中则达80%。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强教授介绍,骨关节炎疾病早期由于受累关节疼痛、僵硬,患者活动能力受到影响,生活质量随之下降。随着病情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关节功能丧失而致残,患者会失去工作能力,生活将无法自理,所以,骨关节炎病素有“致残杀手”之称!
毋庸置疑,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延缓骨关节炎疾病的进展。其中,在药物治疗方面,国外最新骨关节治疗指南形成共识,卢强教授指出,对乙酰氨基酚是首先尝试使用的口服镇痛药物,如果成功的话,首选长期口服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无反应的患者应当考虑NSAIDs。对于胃肠道风险增加的患者,应当应用非选择性NSAIDs和有效的胃保护剂,或选择性COX-2抑制剂。与此同时,不推荐氨基葡萄糖和/或硫酸软骨素作为营养药品的使用,因为其不能有效减少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运动疗法作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物理治疗方式,具有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少,患者接受度高,价格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等优势。
国家体育总局的周琴璐教授向搜狐健康详细讲解了骨关节炎患者的运动康复要点。他指出,步行对腰椎骨质疏松有正面作用,而渐进性、高强度的抗阻训练则能增加绝经期前女性的腰椎骨密度;锻炼可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其中,有氧步行、股四头肌伸展练习可缓解膝关节疼痛和活动能力受限程度;动力性运动(指强度大余60%最大心率,持续至少20分钟,每周至少2次,6周以上)能增加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氧运动能力和肌肉力量;身体活动治疗,如耐力训练,可以减轻腰部疼痛,促进功能恢复。
“减痛缓疾·喜乐保护”是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辉瑞中国支持的骨关节炎患者规范化管理公益项目,于4月23日正式启动。项目将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城市选择了20家在当地学术地位较高的三级甲等医院为项目基地,以项目医院骨科为平台,项目内容包括开展“预诊机器人”患者筛查、患者健康教育大课堂、免费发放骨关节患者健康教育手册等。项目全部实现公益化管理,不收取患者任何费用。通过骨关节炎患者规范化管理公益项目实施,可以提高相关领域医生对骨关节炎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加强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普及骨关节炎疾病的防治知识,唤起社会各界对骨关节炎疾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