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00后都要生猴子了,这让80后的单身狗情何以堪?

2019-01-08 21:45:04浏览:841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刚过完周末,单身狗们睁着迷蒙的双眼,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上班的路上,在地铁上却被一条新闻惊醒了!一位疑似“00后”的准妈妈在

­刚过完周末,单身狗们睁着迷蒙的双眼,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上班的路上,在地铁上却被一条新闻惊醒了!一位疑似“00后”的准妈妈在网络上晒出怀孕照,并且强调自己已经结过了婚。OMG!这消息一出,在网上立即引起热议,如此性早熟,也真是逆天了。有网友立马表示有疑问:这么早结婚合法吗?

­从网上图片中显示可知,这位准妈妈是2000年出生,爸爸大一岁是1999年的,两人均是河南人。网友最热门的评论中有提到,这么小的孩子结婚,已经不是早恋问题了,就是童婚啊!而童婚和买卖人口强制结婚性质差不了多少,都是违法加对女性的迫害。已经不是可以笑嘻嘻可以讨论00后90后的问题了。不知他们的父母是怎么想的呢?

­更有网友分析图片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1、“是男宝”,我国计划生育明确规定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这位应该是违法偷偷做过鉴定了,所以才留下了男孩子;

­2、“李允熙”这名字显示了这两位的文化水平;

­3、16岁虽然生孩子不算强奸罪,但你们的婚姻不受法律保护,你们到法定结婚年龄还有5年,期间能保证没有任何问题?

­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而在当下一些地区,“早生贵子早得福”的传统观念尚未完全转变。早婚早育无论从妇儿健康还是家庭和谐角度而言,危害较大,实不足取。

­早婚早育影响青少年工作学习

­青少年时期是精力最旺盛,记忆力最强地时期,也是长知识、学技术地黄金时代。案例中的00后女孩最多才16岁,应该正是在校园学习的时候,却如此“早婚早育”。不仅影响工作和学习,同时,由于生活经验不足,难以妥善处理和安排家庭生活,也不能很好地哺育和教养孩子,往往影响夫妻感情,甚至造成离异;

­过早性生活或致宫颈癌

­夫妻生活过早、早婚早育、多次人工流产者等都是宫颈癌的高危诱因。从事妇产工作20多年的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主任洪名云介绍,女性身体的第二性征虽从12岁时起就开始发育,但一般都要到20岁以后方才成熟并渐趋稳定,如果过早结婚,进行性生活,不仅有碍于青少年正常的身体发育,同时可能由于身体免疫系统不完善,对外界致病物质敏感,导致女性易受到各种病菌的“侵袭”,从而引发阴道炎、宫颈糜烂等各种妇科疾病,罹患宫颈癌的几率也大幅增加。

­“早生贵子”母婴风险大

­“早生贵子早得福”、“早生儿子早借力”。在中国一些地区,不少人还抱有这些陈旧观念。殊不知,过早生育,母婴双方健康所面临的风险远大于适龄生育的妇儿。“人体的骨骼要到23至25岁才能完全钙化,如在此之前怀孕,母体本身的骨骼还没有完全钙化,又要从身体抽出一部分钙供给胎儿,双方同时争夺母体营养,母婴双方都不能健康生长。”安医大二附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陆义红表示,过早生育的青春期女性,在孕期易患高血压、心脏病、风湿热等多种合并症,同时由于生殖器官、骨盆和盆底的肌肉也没有发育成熟,在分娩时又易出现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盘早剥等产时并发症。

­给新生儿带来健康隐患

­过早生育的胎儿及新生儿也存在诸多健康隐患,因母体难负重荷,胎儿易流产、早产、发育畸形,新生儿低体重(体重2.5公斤以下),以及因难产致新生儿各种疾病,甚至窒息夭折的风险增加,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从从医经验来看,女性最佳生育年龄段为25岁到30岁,这段时期精力是最旺盛的,身体健康程度也是一生中相对最好的时期。”陆义红医师说。

­早育宝宝的智商低

­美国密歇根大学一组科学人员发现母亲的教育程度与孩子在阅读和数学上的表现息息相关。研究表明相比晚育妈妈的孩子,早育妈妈的孩子在学习方面较为落后。19.4%地早生早育儿童在与老师和同龄人地交往中容易产生情绪问题。而在母亲生育年龄为19至22岁地孩子中,出现这种问题地比例是23.2%。母亲较晚生育地孩子在同龄人中表现较好。

­面对如此多的年轻妈妈,网友大多都表示担心及心疼。且不说早婚早育是否合法,他们这个年龄本该正处于在父母怀里撒娇、在学校里学习的阶段,身体正在发育。却早早担负起为人父母的责任,实在感觉有些沉重。

­希望每位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平时多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传授安全防范知识,提高其自我防护能力。让孩子遇到感情迷茫时,与他们共同面对,一起解决!

­编辑:Dr.K (zhongguokepu@163.com)

­审稿:健康科普分会专业专委会

­关注订阅号「KK健康」查看更多科普文章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夏季谨防感染性腹泻 我们要如何预防感染性腹泻?

上一篇:

4位男士贪凉“吹”出腹泻 夏季一定要科学降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