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在非洲的务工人员已达100万,而那里很多国家流行埃及血吸虫病,有可能导致务工人员感染。
埃及血吸虫 虫卵致病
埃及血吸虫病在非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地中海地区。我国是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埃及血吸虫病为国外输入性疾病。
埃及血吸虫的虫卵为主要的致病因子,虫卵肉芽肿是最基本的病变。埃及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后,在肝内门静脉中发育成长,约经20天发育为成虫。大多数成虫通过痔静脉与阴部静脉至膀胱与盆腔静脉丛产卵。少数也可在直肠与肠系膜下静脉内产卵。
埃及血吸虫病患者是疾病的主要传染源,病人含虫卵的尿、粪排入河流、池塘等水源,虫卵在水中孵化出毛蚴,然后侵入中间宿主水泡螺,在水泡螺内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蛳中释放再进入水源。人接触疫水几分钟内,水中的尾蚴就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
发现虫卵 可确诊疾病
埃及血吸虫病临床分3期。急性期:多数轻度感染者无自觉症状。重度感染者约在感染后第九周开始出现发热、畏寒及多汗等急性期症状。慢性期:主要表现为泌尿系统症状,多为无痛性终末血尿。男性患者可有前列腺炎、精索附睾炎等,女性患者可有阴道炎、子宫颈炎等。晚期:可并发尿路梗塞、肾盂积水、肾功能衰竭、右心衰竭,还可诱发膀胱癌等。
诊断埃及血吸虫病的常用检查方法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活组织检查。埃及血吸虫病的诊断,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埃及血吸虫病流行区生活或者工作过,并有疫水接触史;二是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或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细胞异常;三是尿检或膀胱镜检及其他病原学检查发现有埃及血吸虫卵;四是无血吸虫病治疗史者或病原治疗两年以上的病人,间接血凝试验阳性滴度≥1:10,ELISA试验IgG或者IgM抗体阳性,DDIA阳性,金标法阳性。具备一、二两项者为疑似病例。具备一、三两项者为确诊病例。
目前,有药物可治疗埃及血吸虫病,但没有疫苗可防。如需前往流行地区,应在出发前咨询医生,以便采取预防措施。如在外旅游或工作期间,或回国后出现相应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尽快接受治疗。
患者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避免劳累。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忌食水产品(虾、蟹)、辣椒、蒜等辛辣食物。(颜秋雨 王璋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