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唾液代替血液检测身体健康水平的可能性由来已久。与抽血化验相比,用检测唾液的方法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多优点:从技术上来讲,唾液更易获取与收集,对技术的要求不高;从人的身体感受上来讲,采集唾液对人体没有任何的损伤,它是无痛的。
此外,尽管唾液的成分与分泌量受生理周期有所变化,但和血液和尿液中各成分与浓度巨大的波动相比,唾液受此方面的影响要小很多,因此它显得更为可靠。
很多年以前,人们就对无龋人群口腔中的唾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由此引发了对唾液中含有哪些成分的分析研究。然而,要想使唾液真正成为可以指示身体健康水平的生化检测物,仅有的定性分析是不够的,必须将各项成分的检测值量化之后才能可靠地用于临床。
近年来,随着技术与设备的进步,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唾液成分与许多其他疾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的研究也屡屡见诸各种实验报告。
近日,伊朗Guilan大学的实验人员就对刺激性唾液与非刺激性唾液中的游离性氨基酸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试图找到其与龋易感性之间的关联。
实验人员分别收集了31位学生的刺激性唾液与非刺激性唾液。为了测定唾液的流速,唾液的采集时间都被设置为了10分钟,采集后的唾液的质量也都按照科学方法进行了称量。随后,按照WHO的分类标准,研究人员对这31位学生进行了口腔检查并详细记录了每个人的龋失补指数(DM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