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多家药品生产企业使用了皮革厂鞣制下脚料制作的工业明胶制成的药用胶囊。这种胶囊铬超标最高达90倍,其中不乏知名制药企业。这是继本月公众对老酸奶和果冻是否使用了工业明胶产生争议之后,再一次对工业明胶的热议。
明胶在食品生产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有报道, 全世界的明胶有60%以上用于食品、糖果工业。在糖果生产过程中,明胶用于奶糖、果汁软糖、橡皮糖等软糖的原材料;明胶作为胶冻剂被添加到肉制品中。明胶在医药和工业生产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化妆品、外科敷料、止血海绵、化工、感光材料、饲料加工、胶合板、印刷、黏合剂等生产领域。
传统的制革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成品革仅占原料皮重的20%左右,而固体废弃物占原料皮重的60%以上。皮革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将成为污染环境的源头之一。因此科技人员研究利用皮革含铬固体废弃物提取明胶的方法,被认为是出自于废物利用、环保的综合性考虑。而从原料来源、生产工艺要求、产品质量控制等环节考虑,食用和药用明胶与工业用明胶的成本有显著差异,在客观上给不法生产企业带来了以次充好,滥用工业明胶的行为动机。
鉴别明胶的用途类别,目前处于现状分析阶段。2010版《中国药典》明确规定,药用胶囊以及使用的明胶原料,重金属铬的含量均不得超过2mg/kg。
利用皮革含铬固体废弃物提取明胶,人们有能力通过酸法处理、碱法处理、氧化法处理和酶法处理等工艺,有效去除皮革的异味和腐败征象,集中提取其中的胶原蛋白水解物。而在利用皮革含铬固体废弃物提取明胶的过程中,人们也有充分的技术手段,可利用阳离子和阴离子等脱铬剂降低皮革含铬固体废弃物明胶中的铬含量。
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动、植物体内均含有微量铬。自然界中铬主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形式存在。三价铬参与人和动物体内的糖与脂肪的代谢,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六价铬是有害元素,长期高剂量接触会引起呼吸道炎症并诱发肺癌,有可能导致肾小管损害,表现为尿中小分子蛋白质增加。铬的金属形式通过消化道吸收率很低。考虑到人们在一定时限内摄入铬超标的药物胶囊剂量有限,即便含有六价铬,也不大可能导致急性中毒的发生。
胶囊铬超标,更像是个风向标。在皮革鞣制过程中,皮革可能经历了硫化钠脱毛、芒硝浸泡、浸灰、浸酸、铬鞣、染色等环节。胶囊铬超标,说明所用明胶原料包含了皮革含铬固体废弃物,而具体危害并不是一个铬中毒就能涵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