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医疗记者 国家公共营养师 子琳(微信公众号:子琳为您读健康)
指导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疼痛医学中心 李君 副主任医师
带状疱疹患者热门提问
提问一:带状疱疹会传染吗?
李君: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会传染,但建议患者应避免接触老人和小孩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提问二:听说带状疱疹得了一次之后就终身免疫了,是真的吗?
李君:不是终身免疫,有些免疫力低下的人会多次得带状疱疹。例如肿瘤患者和白血病患者。我曾经见过白血病患者得过4次带状疱疹。
提问三:“缠腰龙”是不是缠一圈儿就会要了命?
李君:带状疱疹一般潜伏在一侧背根神经节,所以“缠腰龙”基本都是缠半圈。有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会出现全身泛发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发病跟免疫力低下有关,如果疱疹发展得很严重,说明患者本身的健康情况已经很糟,疱疹的发展只是患者身体越来越差的表现,而非原因。患者的死亡也是由于免疫力低下导致各种疾病出现,最后无力支撑造成。而并非是死于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如何治疗?
1.防患于未然:早发现,早治疗,后遗痛的概率就会小很多。
早期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因为早期是病毒活跃期,通过抗病毒和营养神经的镇痛药物就会有很好的疗效。当起水疱的时候,要防止病损感染。要保持局部的干燥。烤激光的治疗可以有助于皮损的快速愈合。李君教授说,休息更重要,休息好了免疫力才能提高。
2. 药物治疗:为何要用抗抑郁药?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首选药物包括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抗抑郁药、外用利多卡因等。
很多患者,甚至不了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的医生会质疑为什么要使用抗抑郁药,患者会说“我没有抑郁也没有焦虑呀,为什么要给我吃这种药?”有很强的抵触心理。
其实使用抗抑郁药并不意味着医生认为患者有抑郁,而是因为疼痛神经通路和情绪神经通路的神经递质有共同之处,所以国际上的治疗指南推荐使用抗抑郁药来治疗神经痛。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镇痛药物,有些患者认为使用镇痛药物会成瘾,尽量不用。但是我们提倡积极控制患者的疼痛,因为长时间的疼痛会使脊髓和大脑的神经通路发生改变,导致疼痛变成难治性疼痛,同时疼痛会使患者的饮食和睡眠都受到影响,积极控制疼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促进病情的恢复。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修复。
3.神经阻滞治疗:为何针打在后背,而非疼痛部位?
这是疼痛科针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特色治疗。这种治疗是在病损神经的周围,注射局麻药、营养神经的药和小剂量激素,来帮助神经尽早的恢复到正常状态。
在门诊经常有患者会有疑问,打针不是应该打在我疼痛的部位吗?为什么要打后背?这是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破坏的是神经节,做神经阻滞时要把药物注射到神经真正受损的部位而不是哪里长疱疹打在哪里。这和污染的河水要从源头上治理是一个道理。神经阻滞不仅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同样适用于带状疱疹急性期。已经有研究表明,带状疱疹急性期尽早做神经阻滞有助于疼痛的缓解,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图:胸椎旁神经阻滞
4.神经射频治疗神经射频是将很细的穿刺针穿刺到神经或神经节附近,可以使用超声引导穿刺或X线辅助定位,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然后连接射频治疗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脉冲射频,针尖最高温度42摄氏度,特点就是不损伤神经,又能调节神经的功能,达到镇痛的作用。还有一种叫做射频热凝,针尖周围的温度能够达到75摄氏度左右,把这根坏了的神经给毁损掉,不让它去影响其它神经。
图:射频热凝
4.神经化学毁损
和射频热凝的目的一样,也是将受损的神经毁损掉。把特异性破坏神经的药物,例如酒精、阿霉素、酚甘油等,注射到神经周围,将神经毁损,起到治疗疼痛的作用。毁损神经后相应的区域可能出现麻木。
【声明】本文为子琳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微信公众号:子琳为您读健康。
受访专家介绍
李君,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疼痛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疼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会员,《中国疼痛医学杂志》通讯编委。
学术成果:
在中文版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的制定与验证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断提供了重要工具。在化疗诱发外周神经病方面也做出了深入研究。
2009-2010年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化疗诱发外周神经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阿法硫辛酸的治疗效果”,主要研究者。
2010-2011年度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资助,“北京市癌症状况调查”,主要研究者。
2010-2012年度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基于无线互联网的’实景医学’医疗服务创新模式示范工程”,项目组主要成员。
2010-2012年度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研究者发起研究基金,“北京三甲医院门诊下腰痛患者中神经病理性疼痛构成比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项目组主要成员。
2011-2013年度北京市自然基金,“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动态NGF通路变化在化疗药物诱发周围神经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项目组主要成员。
2013-2014年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中文版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的多中心验证”,主要研究者。
2013-2015年度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远程无线多参数监控癌痛患者临终居家治疗模式探索”,项目组主要成员。
2010-12-01 至 2012-12-01北京市科技计划 基于无线互联网的“实景医学”医疗服务创新模式示范工程。
擅长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其他各种神经痛,癌痛,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技术,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疼痛。
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专家门诊周五上午 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