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传染性软疣病原学

2019-01-08 21:55:49浏览:205评论:0 来源:互联网   
核心摘要:感染人类的痘病毒有许多(见表)。引起本病的病毒系痘病毒科的一种DNA病毒,是人体最大的病原性病毒之一,大小约为300×200×100

感染人类的痘病毒有许多(见表)。引起本病的病毒系痘病毒科的一种DNA病毒,是人体最大的病原性病毒之一,大小约为300×200×100μm。

传染性软病原学

电镜研究,病毒的形成与胞质有密切关系,胞质基质浓缩,并出现嗜酸性颗粒,集聚成大颗粒,称颗粒组合型病毒(初期型病毒);继而形成细颗粒型病毒(中期型);最后形成一层砌样外壳和哑铃状DNA内核,整个胞质基质变成病毒包涵体,又称软疣小体。形态学上与痘疮、牛痘、羊痘及其他动物病毒相似。目前培养及动物试验均尚未成功。曾报道传染性软疣能在原代人羊膜细胞、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猴肾细胞及FL细胞中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不过,但因其不能通过脱膜阶段而使该病毒难以在任何细胞中生长,故不能将细胞培养分离病毒作为常规。传染性软疣病毒因不能在组织培养细胞中繁殖而妨碍了对其DNA的分析,有限的报道表明本病毒G+C含量高于痘苗病毒,它至少有两个亚型。自生殖器分离的病毒定名为Ⅱ型,自身体其他部位分离的定名为Ⅰ型。但两个型病毒的病灶不一定局限于某个部位。临床标本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颗粒形态与正痘病毒相似,但其“M”颗粒表面有似雅塔痘病毒之突起管状结构,有别于天花、猴痘及痘苗病毒。此外软疣病毒无囊膜,有别于塔那痘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产生特征性皮损在临床上容易诊断,但出现在生殖器部位的皮炎及溃疡处,则常与生殖器疱疹病毒混淆,此时只有通过电镜才能作出诊断。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全国眼健康规划出台 重点矫正青少年近视

上一篇:

长见识!古人如何做到以性养生的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