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胆固醇目标值因人而异

2018-12-06 20:53:05浏览:3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累积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一大因素。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张抒扬教授在“5.18血管健康日”之际

  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累积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一大因素。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张抒扬教授在“5.18血管健康日”之际提出:“高胆固醇给血管健康带来的威胁极大,每一个人不论健康与否都需要给予关注,胆固醇目标值也是因人而异的。”

  为什么说胆固醇目标值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最常接触到胆固醇这个生化指标的地方是血脂检验报告单,而在这样一个报告单上,所有人的胆固醇正常值参考范围都是相同的。然而,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如果是糖尿病、冠心病、中风或者是高血压患者,那么他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如再发心梗、中风等的危险程度就远高于其他人,这时候再看检验报告单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参考范围就不合适了。一个人身上存在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数目和严重程度共同决定了个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

  张教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在同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为什么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克林顿的风险却是不同的?原因是克林顿曾经做过搭桥手术,搭桥之后更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是突然猝死。目前没有消息显示奥巴马患有冠心病等疾病,他的风险就要小得多。”

  所以说,所谓的胆固醇水平正常值,并不能在所有人身上“一刀切”,胆固醇目标值要因人而异。健康人、病人和不同病人之间标准都应该是不同的。张教授说:“目前很遗憾的是医院血脂检验报告单普遍还没有做到将危险因素分层。我们的病人,或我们的父母亲拿到一个化验单,会高兴的说我的血脂水平是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甚至是吸烟、肥胖、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综合在一起,可能已经让他/她处在危险分层中的高危,甚至是极高危人群,那么这个‘正常范围’对于他来说就已经超标了。”

  如何进行血脂的分层管理?

  张抒扬教授说,病人根据血脂检验报告单选择自己的胆固醇控制水平,这是危险分层管理的基础。医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对不同层级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在明确了分级之后,接下来就是对胆固醇水平展开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张教授说:“一定要采取药物治疗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他汀是现在临床上有最明确、获益最大的治疗手段,它能够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使动脉硬化斑块稳定,甚至是变小,防止‘火山爆发’。对于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积极的他汀强化治疗能够减少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发生,这是直接关系到患者切身健康的问题。关注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我们临床医生与患者都应关注的一项长期任务。”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单成分献血同样光荣

上一篇:

常用染发剂会致癌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