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A与人们接触普遍
超过90%人群在尿液中可检出
双酚A是一种化学结构不同于天然雌激素的环境雌激素,在塑料制造中广泛使用,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作为增塑剂,双酚A用来制造塑料,包括饮料包装、奶瓶、水瓶、微波炉专用产品、盛装食物和饮料的罐子、牙具、磁盘、眼镜以及医疗器材等的重要物质。通常情况下,双酚A仅少量释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呼吸、皮肤接触等途径可少量吸收双酚A。但是加热或与酸碱化合物接触会加速塑料中双酚A的释放,人们也常会因为使用塑料产品盛装热饮、微波加热等过程增加双酚A的吸收。美国国家健康营养调查(NHANES)研究数据提示,超过90%的美国人尿中双酚A达到可检测水平(0.4ng/ml)。
双酚A可能损伤胰岛β细胞
易引发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
双酚A经口服后主要经过肝脏代谢进入血液循环,之后经尿液排出。双酚A威胁人类健康的证据,主要建立在对啮齿动物的毒理学研究上。然而,啮齿动物口服双酚A后主要通过胆汁循环重吸收,这是一个不同于人体内代谢的过程;而且动物实验中的双酚A剂量对人类究竟有多少参考作用,目前尚未可知。
因此,尽管双酚A可在人类尿液中测定,但双酚A在人体中的基本代谢情况还不清楚。大多数关于双酚A影响健康的研究主要关注它的雌激素效应。双酚A可与雌激素及雌激素相关受体结合,同时可拮抗雄激素受体,抑制芳香酶的活性。双酚A的其他生物活性包括:可能损伤胰岛β细胞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促进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双酚A在人群中研究很少
目前结论并不统一
动物研究发现,一定剂量的双酚A进入体内后具有模拟雌激素的作用,可影响性发育、神经系统发育和糖脂代谢,尤其是器官发育未完全的婴幼儿。
但是目前大样本的人群研究非常少,仅有的少数研究结果也并不统一。美国NHANES 2003-2004的横断面数据提示,人体双酚A暴露水平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肝酶升高相关。NHANES 2005~2006年最新发布数据也显示,较高水平的双酚A暴露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但是并没有发现双酚A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因此,双酚A对人类疾病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并且在实验室和人群数据中仍存在分歧。美国内分泌学会的综述分析认为,“内分泌干扰物影响人类健康”这一理论具有很强的证据支持,而欧洲食品安全局对此则一直没有找到确凿的理论依据。
减少塑料水杯的反复使用
避免微波饭盒的加热
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高水平的双酚A暴露对人体健康尤其是代谢紊乱的影响应该引起适度关注,应尽量减少塑料水杯的反复使用,避免微波饭盒的加热,而改用玻璃制品;购买婴儿奶瓶时则应注意其原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最好选用玻璃或不含双酚A的奶瓶;塑料容器应定期更换等。对于塑料化工生产厂家工人和垃圾处理厂员工等能接触到高浓度双酚A的高暴露人群,应予以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接触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