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买高卖药品赚取差价、冒名使用他人的社保卡开药、医疗机构骗取医保补贴……利民惠民的医保被不法之徒盯上。2018年9月以来,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联合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市食药稽查总队等部门,在全市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目前共打掉涉案团伙10个,刑事拘留103人,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
“国家设立医保基金的初衷是保障百姓的基本医疗需求。”环食药旅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医保报销比例相对较高,而收益大、犯罪成本低使得一些不法人员和医疗机构铤而走险,通过非法手段骗取医保基金,这种行为必须严肃查处。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租用他人的社保卡套取医保药品牟利、利诱指使参保人员开药再回收销售牟利、利用非法回收药品加工生产销售假劣药品以及医疗机构骗取医保基金四类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以来,各部门密切协作,市医保局共发现136家定点医疗机构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行为,对其中22家进行了严肃处罚,处理违规参保人员947人,市公安局共打掉涉案团伙10个,刑事拘留103人,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
市医保局提醒市民,社保卡应“专人专用”,不得出借、转让或恶意使用社保卡,即使是家人也不能随意盗刷冒用社保卡,更不能冒名就医购药并且倒卖药品。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将开通医嘱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开药、超量开药。
警方提示,医保基金是百姓的治病钱、救命钱,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违法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严惩。市民在生活中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药品,不要将自己的社保卡借予他人使用,遇到收药、非法经营药品的行为可拨打110举报。
典型案例
“药贩子”家藏药品数千盒
王某和郭某是两口子,今年都是60多岁。经老乡介绍,二人得知收药卖药来钱快,2016年起,二人干起了低价收药再高价卖出的“生意”。
夫妻二人印了一摞小卡片,常年在医院、诊所门口发放,向前来看病的医保患者招揽生意。他们一般以不到市场价50%的价格收购药品,存放在自己的住处,再加价卖出,赚取差价。两年的时间里,患者的社保卡变成了王某和郭某的“工资卡”。
2018年12月17日20时许,环食药旅总队联合石景山警方在鲁谷大街某小区将王某和郭某抓获。在其住所,警方当场起获包括生血宝、络活喜等在内的100余种药品,涉及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药品共计3500余盒,堆满了两个大衣柜,价值20多万元。两人称,他们收回的药品会再销往外地,卖给西北地区的“收药”人赚钱。目前,王某、郭某二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刑事拘留。
“有的老年人有吃不完的药,想着低价卖给他们也没事儿。”办案民警介绍,这些“药贩子”利用老年人法律意识淡薄,低价收药,高价卖出,一年盈利十几万元。
一天窜多家医院倒药牟利
一个偶然的机会,家住房山的侯某发现,可以用社保卡“低价”开药,再卖给“药贩子”赚钱。于是,从2016年开始,侯某多次使用自己的并借用家人朋友的社保卡出入海淀各大医院套取医保药品,再转卖给“药贩子”牟利。
“他一般以药价的6折甚至更低的价格将药品卖给药贩子,药贩子再以更高的价格向外地销售。”办案民警介绍,侯某手上有一摞就诊本,他有时一天跑三四家医院,有时五天能跑八九家医院,集中开药,拿完药直接转手给医院门口的“对接人”。
2018年12月18日20时许,侯某被抓获。据他交代,一开始只是用自己的社保卡套取药品赚一些“外快”,后来为了多赚些钱,便又拿着亲朋的社保卡开药牟利。截至目前,侯某共盈利2万余元。目前,侯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
对策
信息共享 避免重复开药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起,北京推行门诊持社保卡就医、实时结算,给参保人员就医结算带来便捷的同时,医疗费用也随之大幅上涨,医保基金支付压力增大。日常管理中,有关部门通过医保信息系统监控、投诉举报等线索,发现了一些欺诈骗保行为。“有些不法分子手上有好几本就诊本,去一家医院就换一本。而医院又没有掌握患者以前就医、拿药的情况,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有的参保人员就是利用这一漏洞,频繁就医、重复大量开药,以达到倒卖药品的目的。”
该负责人表示,定点医疗机构要把好基金安全第一道关,严格落实实名制就医,避免不法分子能有持他人社保卡开药倒药的机会。同时,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应开通医嘱信息共享机制,为医生提供就诊人员一个月内的就诊明细信息,避免造成有人重复就医、超量开药的情况,减少违规行为发生,从源头上控制不合理的费用支出。此外,医保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大举报和监察的力度,完善医保监控指标,对参保人员异常看病就医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发现违规行为应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