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如何预防节日综合征吗?当过完节后回到工作岗位,很多人会感到烦躁、心绪不宁、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如何预防节日综合征呢?下面小编为您解答。
假期如何调整心态
当假期结束人们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时,往往有不适的感觉。很多人都会感到精神不集中、疲劳、食欲不振,与节前的工作状态相差很远,这就是所谓的“假期综合征”。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这些症状,更好地投入工作呢?专家建议,节后上班前后,我们要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做好准备。
保证8小时睡眠精神足
长假期间,人们完全打乱了以往的作息时间,这样因睡眠不足以及过于兴奋造成的失眠带来的疲劳就在所难免。节后上班前后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时间要保证在7—8个小时左右。但也不要为此而过早上床,这样有可能造成对睡眠自身过于专注,导致大脑兴奋而失眠,应该恢复以往的作息时间,等到有困意的时候再上床。
多喝开水解油腻
节日期间大部分人都会出现脂肪摄入量过高的情况,这样的身体状态对工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专家建议,在上班前后,人们应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恢复到正常的饮食规律。
大量吃肉类容易引起高血脂症,进而引发冠心病、脑血管硬化。专家建议,上班前后,应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点的摄入,以防摄入热量过多。主食应以谷类为主,可适量增加玉米、燕麦等成分,并注意增加深色或绿色蔬菜的比例。另外,多喝开水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肉类食物和酒类的摄入对肝脏的危害。茶可以清除胃肠道的油腻,使胃肠道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合理饮食时间安排表:
早晨6点至9点:早餐时间。鸡蛋和酸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都是很好的早餐搭配。
早晨10点半:若感到饥饿,可以选择一些低糖类的点心充饥。
中午至下午2点:午饭时间。这一餐要吃的丰盛均衡,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都要得到适当的补充。
下午4点半:补充能量。可以选择蔬菜色拉或吃一个苹果。
下午5点至晚上8点:晚餐时间。菜单中需备齐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少量脂肪的食品。
晚上9点至次日早晨6点:这段时间进食最容易发胖,所以最好不要吃东西哦!
美食让大家休养生息
周一:豌豆尖蘑菇豆腐汤
推荐理由:赶走油腻
蘑菇里面含有粘多糖等物质,可以抗氧化,提高免疫力;豆腐不仅补充大豆民黄酮,而且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大量的钙;豌豆尖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油腻等被身体吸收的作用,同时可润肠通便。
周二:紫薯馅南瓜粗粮饼
推荐理由:调节情绪
过节期间,气氛比较热烈,情绪易激动或紧张,生活节奏较快,为舒缓紧张的情绪,建议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粗粮里富含B族维生素,可以起到滋养神经,调节情绪的作用。
周三:炒红绿双丝
推荐理由:提高食欲
节日期间吃的过于油腻会导致胃口,节后不妨吃点儿清淡口味的食物,如素炒胡萝卜和芸豆,胡萝卜含胡萝卜素较丰富,可以提高免疫力,芸豆中也可给身体提供多种维生素。
周四:柠檬水果甜汤
推荐理由:恢复好脸色
吃的过于油腻,过于疲劳,导致精神状态不佳,而且脱色不好看,这时可多吃些富含VC的食物,如柠檬里含VC就非常丰富,平时可喝些鲜柠檬泡的水,或是柠檬水果甜汤都不错。
周五:西红柿炖牛腩
推荐理由:保护腺体
牛肉中富含优质蛋白,西红柿中含有番茄红素,属于脂溶性营养素,采用与牛肉一起炖,不仅提高口感,而且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吸收率,番茄红素专门针对腺体抗氧化,对于乳腺、前列腺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周六:酸奶水果捞
推荐理由:促进肠道健康
多种水果混合在一起,可以很好的实现食物多样化,有利于营养素摄入的更全面,而且加入了酸奶也可以摄入一些对肠道有益的有益菌,有助肠道健康,而且酸奶里含钙丰富,也可以起到补充钙的作用。
周日:牛奶芝麻馒头
推荐理由:减少胆固醇
芝麻里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对于降低胆固醇有帮助,可以减少节日期间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牛奶富含钙,放在馒头中摄入起来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