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风险防范有一些基本原则,患有心血管或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人在运动中风险最大。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比如上楼梯稍快些就感觉胸闷气短、脖子发紧,这实际上是心肌缺血的表现,这种人在运动中有比较大的风险。还有一些人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吸烟、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肥胖等,也是有风险的。
第一部曲:运动前了解自己
做运动前,为自己准备一份体力活动问卷,来确定自己运动风险的高低。比如医生是否告诉过您仅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是否告诉过您患有心脏病?是否告诉过您血压超过180/110mmHg?近6个月来,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有胸痛严重或严重憋气感觉?近6个月来,当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是否曾因头晕失去平衡或跌倒、发生晕厥?是否因体力活动或运动加重关节疼痛或功能障碍?如果这些都没有,那运动风险就会很低。
第二部曲:选择合适的运动量
明确运动风险后,就要选择运动量了。患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人风险最大,需要在医生或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运动。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者有较大风险,可以从事中低等强度运动,或已经习惯了的运动,每次连续运动时间应控制在10~30分钟。健康人进行中等至较大强度运动是安全的,每次连续运动的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
第三部曲:运动过程中做自我监督
此外,运动者可以加强运动中的一些自我监督。比如运动前有没有做准备活动或整理活动?这是防止运动风险的重要措施。运动前和运动中都不要吸烟,吸烟会升高血压10mmHg,并使心率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再采用原有的运动强度,无形中就加大了负荷。运动中有异常情况出现时要及时停止运动,在运动当中我们还要注意血糖异常的防范。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的人运动效果会非常好,但要选对时间和运动量。
对于可进行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最好是餐后一小时运动,持续时间为30分钟,最长不超过1小时,这样可以把血糖峰降下来,而且不容易出现低血糖。另外不要让运动和胰岛素的降糖作用重叠,比如可以将胰岛素打在肌肉不发达的部位,如腹部。
链 接
哪些疾病不适宜做运动
体温升高的急性疾病,如发烧;各种内脏疾病的急性阶段;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不是完全不能动,而是运动时间要短,强度需低,避免碰撞);血压和血糖高、心脏功能差、呼吸系统疾病、末梢动脉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