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云南省皮肤性病研究所获悉,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玉叶教授团队、河南大学况轶群教授和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王丽,联合报道了一例罕见艾滋病患者感染新型隐球菌和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例。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艾滋病》杂志上。相关新闻:男子体内艾滋病毒消失被成功治愈
患者为一名40岁女性,2010年5月因发热,颜面、躯干及四肢皮疹就诊,于2010年1月被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皮损和血真菌培养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皮损、脑脊液墨汁染色、脑脊液真菌培养鉴定为新型隐球菌,脑脊液压力大于330毫米汞柱(正常人80毫米汞柱~180毫米汞柱)。给予两性霉素B按每公斤体重25毫克静脉注射治疗,后改用口服伊曲康唑治疗8个月,同时给予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治疗两个月后,患者脑脊液压力下降,脑脊液隐球菌墨汁染色阳性,血小板正常,皮疹较前减少。1年后随访,患者皮损基本消失,CD4阳性T淋巴细胞每立方毫米140个,脑脊液隐球菌墨汁染色仍阳性。继续伊曲康唑治疗6个月后,皮损消失,脑脊液正常。
艾滋病患者无论感染新型隐球菌或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死率均极高。根据文献报道,艾滋病患者同时感染新型隐球菌和马尔尼菲青霉菌极其罕见,目前尚无相应临床治疗指南。本例患者抗真菌治疗时间主要依据脑脊液真菌检查、皮损消退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采用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序贯治疗,抗真菌治疗达18个月,确保治疗充分。
李玉叶教授团队一直随访该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检查及血培养均为阴性,CD4阳性T淋巴细胞每立方毫米240个,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李玉叶说,深部真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重要死亡原因,应注意多种病原体合并感染可能,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及时充分的抗真菌治疗及持续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