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泉州女孩玟玟(化名)最近老揉眼睛,还常流眼泪。妈妈把她带到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竟查出了300度近视与干眼症!玟玟妈急了,怎么这么小的孩子又是近视又是干眼症呢?
其实,这一切都有迹可循。
手机一玩
就是两三个钟头
就在上周,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谢建宏接诊了玟玟。三四天前,玟玟开始经常揉眼、眨眼,并时不时流眼泪。谢医生为玟玟做视力测试,发现孩子存在假性近视300度;进一步检查显示,玟玟的泪膜破裂时间异常,最终确诊为干眼症。
谢医生在询问中发现,玟玟患上干眼症,是她过度玩手机导致的。原来,在玟玟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给她玩手机;等孩子再大些,用手机看动画片、玩游戏的时间大幅增加,有时候一玩就是两三个钟头。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看,不仅导致孩子的视力明显下降,眼睛还出现干涩、不舒服,久而久之形成了干眼症。
目前,玟玟开始接受治疗。
中老年人多发
低龄患儿增多
据了解,干眼症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它是由于泪液的量和质的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患者常会有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可出现眼痒、畏光、眼红以及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
“干眼症一般多发生在中老年朋友的身上,但近年来,干眼症患者逐渐年轻化,甚至连低龄患儿也多了许多。”谢医生介绍,这与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大有关系。正常情况下,眼球表面有一层泪膜,会分泌泪液等物质,使眼球得到湿润。然而,长时间盯看电子屏幕追剧、打游戏、刷微博,减少了眼睛眨动的次数,眼球得不到很好的湿润,加上眼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又加速了眼表水分的蒸发,从而造成眼睛出现干涩、不舒服,长时间的眼干最终导致干眼症。
除了电子产品因素,冬季也是干眼症的高发季。
“冬季空气湿度降低,可能使泪液蒸发量轻度增加,与此同时,低温易引起皮肤表面(包括眼皮)血管收缩,使其正常生理功能下降,这些都可能使患上干眼症的几率增大。”谢医生解释,干眼症一般不会致盲,但会明显降低生活质量。如果出现干眼症症状,应及时就诊,找对病因,以对症处理。
谢医生提醒,预防干眼症,要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此外,天气变化,要适当自我保护,比如,有意识地多眨眼,每眨一次眼,眼球表面的泪液就会重新分布;或将双手手心搓热用于敷眼,这招对很多眼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