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士的儿子两岁时候开始咿呀学语,半年多后就说话比较利落了。但在儿子3岁多的时候,说话又突然莫名结巴起来,不管家里人怎么纠正,孩子说话仍然结巴。孙女士为此急坏了,急忙带着儿子来到医院就诊。
厦门前埔医院五官科主任医师林晓青对孩子进行身体检查未发现功能性病变后,告诉孙女士这是孩子言语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急于纠正,随着孩子的成长口吃很可能自然消失。
林晓青介绍说,幼儿的言语发展要经历一个脑嘴协调学习表达的过程,由于语言输出还跟不上大脑活动速度,在选择词汇和组织语言上,就会出现犹豫、吭哧、停顿和重复等说话结巴的现象。但这时的口吃,大都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症状,更不属于病理范围。随着孩子的成长,语言的发展慢慢跟上了大脑的速度,这种情况大多会自然消失。
林晓青提醒,不要让孩子像改错似的重复表达,这样会造成孩子内心紧张而加重口吃。大人可以教孩子朗诵歌谣、念顺口溜,给孩子讲笑话和故事,让孩子在放松娱乐中边玩边说。只要具备了开朗、大胆、自信等良好性格,孩子即便发生口吃,因为其注意力不集中在内心感受上,一般都能较快得到改善。